【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服用可卡因比例增 最細吸毒者12歲

發佈時間: 2018/11/23

有機構為染毒青年設輔導計劃,個案中最年輕僅12歲吸毒,並發現吸食可卡因和大麻比例增。機構與大學合作研究新治療法,結果逾7成參與者避免再犯毒品罪行。

青協2016年中推行「Project RADAR-隱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輔導計劃」,建立跨專業轉介機制,由醫院及警署等接收轉介過案,並接觸家人提供支援。陳女士的未成年女兒,以往愛跟朋友外出夜歸,後才知女兒涉跨境販毒,約1年前在法庭接觸到青協社工,獲提供法律知識及參與小組輔導,重新面對並支持女兒改過自新。

新治療有效避免重犯

該計劃至今已為196名青年及106名家人提供輔導,個案中最年輕僅12歲吸毒、14歲參與販毒,吸食的毒品中比例最高為可卡因,由2016年29.2%升至今年45.8%,大麻升幅最大,由2016年4.2%升至今年25%,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估計,與可卡因價格下降,及加拿大大麻合法化,令青少年接收錯誤信息有關。現計劃已獲禁毒基金撥款,今年12月起,將延續服務3年。

該中心亦同步與港大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系團隊合作,為曾吸毒或販毒青年研發新的「綜合認知行為治療」輔導工具和評估機制,著重為青少年尋找改變動機、提升自身能力、及辨別自身困擾等。由2016年起50名曾干犯毒品罪行的青少年分組接受為期6個月新治療和傳統治療,發現半年後接受新治療者有高達76%不再干犯毒品罪行,接受傳統治療者則僅32%;另新治療者亦有20%停用毒品,但傳統治療則只有8%,反映新治療有成效。

記者︰李明佑

編輯:黎家榮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