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產水耕菜 收成快1/3

發佈時間: 2018/11/23

水耕是近年興起的種植技術,可善用室內環境種植農作物。漁護署與蔬菜統營處合作成立的「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最近成功以水耕栽種4種農作物,包括60日菜心、鶴藪白菜、菠菜和山葵菜,收成期較傳統耕作大幅縮短達三分之一。

漁護署農業主任(園藝)陳兆麟昨稱,水耕不受天氣環境影響,且不含農藥,而中心利用環控水耕技術測試種植4種植物,發現更可縮短該4款農作物的收成期,其中60日菜心的收成期便大減至約36至40日,內含的營養素與傳統耕作相若。

光譜燈可催谷生長

水耕中心亦與創新科技署轄下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NAMI)合作,測試該公司研發的「可轉換光譜植物生長燈」和「納米氣泡技術」。NAMI技術經理郭志豪解釋,光譜燈可針對植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要,發出相應所需光譜「催谷」植物生長,有助增加約50%產量和花青素含量。

至於「納米氣泡技術」,NAMI技術經理何嘉儀指是將納米大小的氣泡打入水中,使每毫升水有過千萬個氣泡,從而提升水中的含氧量及氧氣停留在水的時間,使植物有更多機會吸取氧氣。使用技術後,發現發芽率提升3%至36%,發芽日子也縮短,產量得以提升。

記者:李卓謙

編輯:梁顯庭

美術:熊偉然

攝影:張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