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超級英雄使用暴力比壞人多 兒童容易有樣學樣

發佈時間: 2018/11/13

{{hket:inline-image name="batsup.jpg"}}{{/hket:inline-image}}

超級英雄是不少小孩愛模仿的角色之一,然而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方法並非如我們所想般正面。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在近期美國兒科學會國際會議及展覽中被提出,研究發現正派主角在戲中平均每小時使用暴力的次數有22.7次,比反派角色平均每小時17.5次還要多。

是次研究以2015年至2016期間在美國上映的10部超級英雄電影為主,包括《自殺特攻:超能暴隊》、《忍者龜:魅影突擊》、《變種特攻:天啟滅世戰》、《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死侍》、《蟻俠》、《復仇者聯盟2: 奧創紀元》等。研究團隊認為,是次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兒童會視超級英雄為正面的模範,更會想成為他們,就像他們在萬聖節會把自己打扮成超級英雄角色。

他們把電影角色分為「好人」及「壞蛋」兩組,然後辨別出角色的暴力行為,再加以分析及計算,結果在10齣電影中好人總共使用了2,191次暴力,而壞蛋則是1,724次。超級英雄片中最常見的暴力是打鬥場面,當中好人共出現1,620次,而壞蛋只是出現599次;使用致命武器共有1,263次,雖然好人在電影中仍是獲勝,但使用次數是659次,較壞蛋的604次為多。唯一壞蛋超越好人的使用暴力次數,是使用威脅、欺凌及折磨敵人的手段,共有237次,較好人的144次為多。

研究團隊認為,只要電影中的好人使用暴力是出於正面理由如保護別人,這些暴力較為人所接受及理解。有學者表示,好人角色在戲中喝酒、吸煙及使用槍械,不少人會因他們的角色性質而把這一切合理化,也容易使兒童日後「有樣學樣」。

儘管超級英雄片的目標對象是成人觀眾,但在年青人中很受歡迎,包括學前兒童。因此,學者建議家長不宜及給兒童觀看此類需要家長指引的電影,即使給兒童觀看,也要從旁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