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AI醫療系統 輔助醫生診症

發佈時間: 2018/09/28

AI在不同範疇持續發展,而醫療用途則是普遍大眾最關注的範疇。中國平安保險旗下的平安好醫生團隊就研發出一系列的AI醫療服務,可以提高效率,並同時收集病者數據,加上追蹤病者情況;而日本則有投資公司,開發出手機App讓病者通過手機問診,並進行自我檢查。

在日前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平安好醫生宣布推出「現代華佗」、「一分鐘診所」,以及AI智能輔助問診系統、智能藍牙耳機等服務。

其中,在去年已經推出試驗的「現代華佗計劃」,可以對應中醫問診流程的「望聞問切」,包括智能舌診(望)、智能聞診(聞)、智能問診(問)、智能脈診(切),可模擬中醫在診前開展詢問,進行望聞問切四診病史收集,通過綜合分析和推理診斷,將分析結果傳送到醫生工作台,並智能化推薦中藥處方,供醫生參考選擇,有效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智能脈診 大數據分析

平安好醫生同樣推出辨識「脈象」的智能手環,用家只需把手腕平放在手環內,即可啟動脈診測試。這手環是平安好醫生「現代華佗」系統的其中一部分,負責智能脈診儀,它能將測試完的脈診結果和圖形資料自動傳遞給使用者手機和系統雲端的中醫醫生,輔助醫生進行診療。

見醫生前 先自我檢查

另外,「一分鐘診所」和AI智能輔助問診系以智能藍牙耳機產品,將醫療大數據和AI智能科技應用於社區衞生院、藥房、家庭、辦公樓等;該系統具備綫上問診功能,系統連接自有醫療團隊和AI大數據,病人只需坐到這大約10呎的診室中,即可通過語音和圖文來描述病情,並得到輔助診斷、康復指導及用藥建議,診斷完成後,還可直接在旁邊的智能藥櫃付費買藥,實現「AI預診、在綫問診、支付購藥」一站式診療流程。

除平安好醫生之外,據日本《NHK》報道,在早前於幕張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AI科技展覽會中,展示了一款由東京的醫生團隊開發的手機問診App。據研發團隊介紹,患者可以在醫院診間外候診時,或在醫生進一步檢查前,利用這款APP進行自我檢查。

在使用App的時候,患者會通過選擇題的形式作答,AI就能透過患者的回答,整理出患者可能出現的病況,並將結果傳送給醫生。這一款AI程式儲存了高達5萬篇醫學論文資料,可望提升醫院問診效率。

花生成分檢測器 隨時驗 防過敏

不少都市人對花生、牛奶、蛋、海鮮等食物過敏。但奈何有時食物標籤不準確,隨時影響性命安全。

有美國初創公司「Nima」發明一款食物過敏檢測器,可隨時檢測食物是否含有花生或麩質(Gluten)。該偵測器外表像一個飯糰形狀。用家只要將食品分成一小塊,放進儀器試管,內置的感應器即會分析食物當中是否含有花生成分,結果會於4分鐘內顯示於機身熒幕。方便用家隨時攜帶檢驗,亦可連接於應用程式查看紀錄,並分享至Nima社交平台,讓其他過敏人士查看餐廳和食品資訊。

方便攜帶 可分享資訊

Nima創辦人Shireen Yates本身對麩質、大豆等食物過敏,一直深受食物敏感影響。其後於麻省理工學院就讀時結識另一拍檔Scott Sundvor,同樣不能吃含有麩質的食物。於是兩位希望開發一款容易攜帶的食物過敏偵測器,即使食物標籤沒有清楚列明成分,也能安心外出用膳。食物過敏檢測器售價為289美元(2,254港元),內含12支試管。

編輯︰陳展宏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