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回憶青春動人時光 銀髮族起舞 跳出熱情活力

發佈時間: 2018/08/17

年屆83歲的李妙嫻婆婆,穿上粉灰混搭的校服裙,在大館的空地與13位老友記翩翩起舞。今年3月,有舞團和社區組織展開銀髮族身體探索計劃,給一班如李婆婆的長者一個藝術舞台,讓他們在沒有被刻意安排下排舞,透過情感激發讓身體自然舞動,演繹屬於自己的新語言,彌補人生或有的遺憾。

舞台,從來都是年輕人發光發亮的地方。舞團不加鎖舞踊館總監王榮祿則認為,老年人在舞台得到的關注少之又少,故在今年3月開始與社區組織銀青乒乓合作,舉辦約長1年的「身體年輪研習計劃」,希望即使是已及古稀之年的老人,生活除了看電影、閱讀和逛街外,都可以過得更有意義,「我在日本接觸不少從事表演的老人家,他們努力過每一日,做好自己,熱情洋溢,因此啟發到我策劃這些活動。」

看似遙不可及的藝術,原來亦可化為實在。學員在工作坊運用生活物品,感受身體創作的樂趣;王指每位公公婆婆的動作和感情都與他們的背景、文化有關,「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油然而生的情感引導他們,讓他們回憶年輕的片段,及最青春的時光,激發他們身體的律動,就算是簡單的舉手投足都已非常悅目。」

編排活動要顧及長者狀況

今年5月,不加鎖舞踊館獲邀到大館表演,其中一名表演者李妙嫻婆婆提到校服表演時,依舊興奮,「我們在表演時穿上校服,戴上校呔,揹上背囊高呼『老師再見』、『同學再見』,好像回到童年。」她指不少公公婆婆未曾上學,這是他們人生第一次穿上校服,對於這個平常又不平凡的表演,他們不但興奮,更似是完成人生的夢想。

籌備14節的工作坊,王榮祿除要顧及活動編排,更要理解老友記身體狀況,「我們通常是一邊玩一邊試,找尋他們可以郁動的位置,但計劃每分每秒都在變,即使是輕微的天氣轉變或服藥不定時,都足以引起他們的痛症和身體變化,亦令我學習去多理解他們。」王指看到長者努力,會鼓勵自己軟弱時要堅持。

實習記者︰李斯雅

編輯:黎家榮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