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80後拜師學整霓虹燈 盼技藝有傳承

發佈時間: 2018/07/13

昔日香港的大街小卷滿布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招牌,惟至90年代中後期LED燈興起、政府立法規管招牌安全,霓虹工藝不禁漸被時代巨輪淘汰。不過,擁有逾30年製作霓虹燈經驗的胡智楷師傅,多年來仍堅守製作霓虹燈,有80後青年亦對此工藝著迷,利用公餘時間追隨胡師傅學習,盼能讓霓虹燈繼續閃亮,不致熄滅。

51歲的胡智楷於80年代入行,當時正值本港霓虹工藝興盛時期,街道上滿布大大小小的霓虹光管,小至食店、大至銀行門外均高高掛上霓虹燈招牌,「各行各業都要有招牌,當時做招牌就一定要霓虹燈。」

胡師傅稱,他於17、18歲的暑假往父親工作的光管公司做暑期工,因戶外棚架安裝霓虹燈工作具一定危險性,他便留工場學習製作霓虹光管。

霓虹招牌的製造工序繁複,由屈管、安裝電極、充氣、駁電等每一個工序都不可以出錯。胡師傅坦言,學習製造霓虹光管初期不時屈斷光管,亦曾被火燒熱的光管燙傷,「只有不斷累積經驗,才可以成功做出一個霓虹作品」。

LED燈興起 致霓虹燈走下坡

80、90年代是霓虹工藝的鼎盛時期,行業需要大量人手,胡師傅便決定全職投入霓虹行業,高峰期月入可高達逾5萬元。

只是時代巨輪不斷向前,胡師傅慨嘆,90年代末LED燈興起,而本港為減省成本,亦將霓虹光管定單外判到大陸工場,本港霓虹燈工藝開始走下坡,步向夕陽。不過他認為,LED燈只能做到平面,但霓虹光管則可以立體,相信霓虹工藝仍有其存在價值。

尋得興趣 公餘時間學習

從事平面設計的80後蘇民康於社會工作多年後,有感生活營營役役,自工作中曾接觸霓虹光管後,便對此着迷。他不斷上網學習霓虹光管知識,自行摸索其製造過程。機巧合下,遇上胡智楷師傅,得到胡師傅指導,從屈管基本功學起。

蘇指,人生最重要是找到自己興趣,故於油塘工廈租用工場,架設製作霓虹光管設備,並利用公餘時間學習霓虹光管製造程序,冀未來可親手做一個霓虹作品送給女友。

製霓虹燈 首要學屈光管

霓虹光管之發光原理,是在光管兩端電極上接入電壓,再藉高能電子撞擊光管中低密度的氣體粒子,令光管發亮。

而五光十分的霓虹光管,是因光管內不同的氣體粒子配以不同的熒光粉,可以綻放紅、橙、黃、綠、藍、紫等各種顏色。

胡智楷指,製造霓虹燈,首要學會屈光管,屈光管首要手定,接着便要將光管扭成構圖中的模樣,適當時候要吹氣,否則光管便會下陷;扭光管前則要掌握及熱悉其耐熱程度,燒管的溫度不夠,光管過硬難以扭動,燒太耐則會破爛。

記者︰葉漢亮

編輯:黎家榮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