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阿信屋林偉駿 節流抗逆境

發佈時間: 2018/03/09

去年4月,759阿信屋舉行「清倉」優惠,加上當時正值業務收縮期,隨即惹來「清倉」變「清盤」疑雲。阿信屋母公司CEC國際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林偉駿坦言,當時的確是公司最低潮,但並非如外界所想的「萎縮」。反而他正進行其3年收縮計劃,並逐步撥開雲霧,更認清未來定位,將增加糧油副產品的比例。

阿信屋去年4月底舉行一連5日盤點清貨,貨品被搶購一空,貨架空空如也,加上當時阿信屋母公司CEC國際公布2016/17年度中期業績錄得虧損2,993萬元,分店亦由16年4月底的271間縮減至去年4月底的243間,種種現象令「執笠」謠言滿天飛。

林偉駿表示,其實當時公司正進行3年收縮計劃,「2016年開始發現消費市道滑落,要想辦法減省開支,我主動說要縮減,由不斷擴展至急煞車,當中總會有閃傷」。

認當初心雄過度擴張

他坦言,初時沒預算要收縮多少間分店,「只是業績表現差的(店舖)不續租約」。去年7、8月市道趨穩定,消費意慾上升,約6、7成原本打算關掉的分店,最終因業績表現好轉而不用關門,預計下半年有望止蝕,未來兩個月預算店舖沒明顯增減,盼能撥開雲霧。

林偉駿坦言,去年5月是公司低潮期,皆因當時收縮之路走到一半,感無所適從,但前路茫茫反令他認清方向,除收縮店舖減開支,亦將糧油副產品當中暢銷的貨品加強,並重點發展民生食品如米、油,以及廁紙。

阿信屋開業8年,由高峰期2013、2014年的268間分店,縮減至現時209間,CEC國際的2017/18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虧損2,085.5萬元。對於當初是否過度擴張,林偉駿直認當時太「心雄」,「當時處於黃金期,駱克道一間舖日做十幾廿萬生意,心都雄起來,直至2015年底市道滑落,整條街都沒有人,便開始見真章」。他坦言從此修心養性,做事更深思熟慮。

一開業時,日韓零食佔貨品種類的7成,現則佔53%,並引入其他國家產品。他清楚公司定位是不故意跟超市大牌子直接競爭,如不會用雞湯與其鬥,選用奧地利牛肉湯替代,「我們是超市的替代品」。

紫菜膺最好賣零食

阿信屋零食種類林立,到底消費者最愛哪一款?林偉駿說︰「如果純零食計,最好賣是紫菜,佔生意額5%,其次是栗子,佔3%。我都沒想過紫菜長年累月都這麼好賣,香港人食這麼多紫菜,太神奇。」

作為零食店老闆,林偉駿竟幫自己「倒米」,他笑言︰「我小時候不愛食零食,只喜歡飲可樂,甚至會偷媽媽錢買可樂。」他現患糖尿病,但工作上需試食,只好不吃太多,並「吃多點藥」。

記者︰李嘉嘉

編輯:梁顯庭

攝影︰冼偉倫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