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留住流逝中的獨有風景 微模型重現老香港

發佈時間: 2017/12/08

不論是舊式玩具店,抑或「三不管」的九龍城寨,舊香港獨有的風景,隨歲月流逝,總叫人懷緬。兩名工程師就選擇以製作微模型的方式,重現已失落及紀錄快將消失的本土景物。二人的作品現正於會展的國際創意設計展覽展出,連同其他幾位微型藝術家的傑作,與港人一起集體回憶這份老香港情懷。

本來是同事的何國添和蔡璧龍(Ian),都喜歡收集微模型,起初二人都是使用現成的微模型去砌,後來因價錢貴,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本土特色微模型,遂開始自己動手造。除了木和紙,其他物料如紙黏土、亞加力膠、鐵綫等他們都會用,務求以最適合的物料,造出最似原型的效果。

樂見觀眾有共鳴

2014年,他們需要用到一個食環署的橙色垃圾筒,但怎也想不到圓拱形筒的造法,Ian便自行研究用3D打印技術,最後以3個月成功製造出滿意的垃圾筒,「好有滿足感」。現時他們製作的人偶,多為3D打印,但顏色效果較差,Ian堅持打印出來後,再用人手上色。

由2010年至今,他們已造出多個具本土特色的場景,如九龍城寨的風光、60至70年代常見的僭建花籠等,一個場景平均要花半年至一年時間,今次有份展出的「鯉魚門夕照」,更用了他們一年半去製作。他們說,一次在鯉魚門跑步和飲茶,發現當地由小巷、海鮮檔、店舖招牌等拼湊而成的畫面很優美,故萌生出製作念頭。

另一展品「添記玩具」取材自一間舊式玩具店,阿添說,一次陪女兒到玩具店時看到舊式玩具,想起自己小時候有很多想要的玩具也買不到,令他想開始收集這些具舊香港特色的玩具。這件作品是兩人首次正式合作的作品,至今已展出不下10次,深受觀眾喜愛。

兩人說,香港本土文化深厚,對自己成長期間的老香港環境特別有感情。「很多舊事物已不復見,現存資料也少,只有自己的記憶為憑。當情景造出來後,重見這些事物便會很開心,見到觀眾鍾意亦很有滿足感,因大家都經歷過這些年代,很有共鳴。」阿添說。

一呼氣可摧毀組件

製作微模型的過程並不輕鬆,Ian就分享他為微模型上色時「髹到眼痛」的辛酸。他坦言,眼球肌肉長時間盯着聚焦點,眼睛會很疲累;更令人「聞者傷心」的是,因微模型尺寸太小,其心血更分分鐘在一個呼吸之間毀於一旦。

記者︰黃詠雯

編輯:梁顯庭

美術:熊偉然

攝影︰冼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