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幼稚」思想推動進步 文壇神童:大人應向小孩學習

發佈時間: 2017/11/17

你有否想過小孩和大人,除了年歲及人生經驗之外還有甚麼差別?我們常以「幼稚」形容孩子的行為,但12歲美籍華裔神童作家鄒琦琦認為這是對小孩子的不公平,反而大人應傾聽小孩聲音及向他們學習。

鄒琦琦認為,利用幼稚來形容孩子不負責任和非理性思考的行為,帶有年齡歧視成分。她指出,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和兩次世界大戰等令世界人們受苦的事,都是由大人主導。反觀小孩子,猶太人女孩安妮·法蘭克寫下撼動人心的《安妮日記》呈現二戰歷史;英國男孩查理·辛普森成功為海地地震災民籌得巨款;黑人女孩露比促進美國族群融洽,這些孩子證明了年齡並不是被輕視的理由。

天真樂觀不逃避 追夢更易

小孩子的非理性思考可以成為推動世界的力量,他們對歷史了解不多,也未曾有「理想落空」的經歷,以至面對遠大夢想時,不會瞻前顧後、不會得知現實後裹足不前,更不會找藉口逃避。想要一件事成真,首先要夢想的藍圖,而小孩子的天真和與生俱來的樂觀,能使不可能變成可能。

琦琦認為,如果不信任某人,就會對那個人多加限制,這也正是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問題。她認為大人和小孩應該彼此學習,又指大人之所以處處限制孩子活動,是因為怕管不住他們,就好比政權之所以實施高壓統治,是因怕管不住人民。當然,大人對小孩說不上是「極權」,但小孩子的確對大人的規定無權過問。琦琦指,「態度」是雙方的事情,大人在管教孩子的同時應把他們的意向也納入考量。

琦琦又以自己的經歷說明大人不應該低估孩子的能力。她指自己的書之所以能出版,源自於父母沒因年齡而限制她的活動,使她打從四歲起就能認識到寫作的樂趣。琦琦亦慶幸爸爸說故事時,選的是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故事,而不是一般的童話和兒歌。她曾被出版社以「我們不和小孩合作」為理由拒絕出版她的文章,但後來另一家出版社願意傾聽她的想法,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飛舞的手指》,令她得到演講機會。

琦琦總結,大人應多傾聽小孩聲音及向他們學習,因為小孩是未來主人翁,將帶領世界前進和解決問題。

http://www.ted.com/talks/adora_svitak

撰文:Ellen

編輯:吳浩南

美術: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