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曹星如李慧詩成萬能例子 DSE口試 考生機械化

發佈時間: 2017/11/08

今年文憑試(DSE)考生表現,昨由考評局出版的中學文憑試考試專輯揭盅。報告發現,不少考生像「機械人」,如在中文口試中發言內容貧乏,面對任何題目都引用曹星如、李慧詩等作「萬能例子」;亦有人將「溺」讀成「弱」。

考評局羅列多個考生「失分位」,中文科卷四口試為重災區之一,不少考生「有邊讀邊」,將「滌親溺器」誤讀成「條親弱器」、「嫉妒」讀成「妒忌」;大部分人發言平庸、邏輯混亂,不論任何話題,均有考生會以曹星如、李慧詩等人為例子;回應亦偏向機械化,如「我對你的意見有保留」。卷二作文中,更有多名考生疑似「背範文」,不論文章結構和立意都異常相似。而卷三聆聽中,考生亦常有筆誤,「景境不分」,將風景寫成「風境」,環境寫成「環景」。

英文科方面,有考生在口試時圖提高聲綫掩蓋「對手」發言,且「壟斷」話題,令討論變成「演講」;在作文中更將「addiction」寫成「addition」、「confidence」寫成「confident」。

答通識卷欠常識

通識科中,考生亦欠常識,如不懂分辨現代化街市與傳統街市,且未能有效利用試卷中數據資料佐證論點。今年更有一名考生專題報告被裁定抄襲而「捧蛋」。

寧波公學中文科老師王美琪指,近兩三年舉「百搭例子」的考生增多,或與過去考評局批評學生立論無例子有關,「不少人死背補習社或『天書』的名人和事件例子,且在討論中引入通識概念,如談及孝道議題,有人竟指會從政治、經濟及文化角度分析,未必合乎中文科要求」。通識科老師何天佑認為考評局要撇除過去預科通識考生表現思維,客觀評價尖子考生表現有否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