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外置充電器品質參差 7款易燒着

發佈時間: 2017/09/15

都市人生活離不開手機,甚至隨身帶備外置充電器(俗稱尿袋)。但消委會調查發現,市面9款「尿袋」未能完全通過安全測試,當中7款易燃、3款易過熱;另有1款用3個多月即故障。該會指現時「尿袋」缺乏規管,促政府參考外國修例監控其規格安全。

消委會抽查30款「尿袋」後,發現9款未能完全通過安全測試,當中7款外殼阻燃力不足,被火焰燃點30秒後,仍能持續燃燒逾60秒,無法防禦短路起火;3款實際輸入電流較標示高,為「尿袋」充電時或致過熱。而「E Element mini luggage A6」是唯一未能通過上述2種安全測試,其阻燃性不足,電流輸入量亦較標示高71%。

「叉電」26次即報銷 耐用不足

另外,「尿袋」內電池要經電路板輸出電能為手機充電,過程中會流失部分電能,但測試發現3款「尿袋」標示電能較實際輸出量少逾40%,包括「VERUS V12」和「PRODA PPL-23」。而「INFINITY QC808」充電100次後電池即出現膨脹;「thecoopidea Journey CP-PB-09」充電26次後即報銷,以每周用2次計,即僅能用3個多月。

消委會提醒,倘發現「尿袋」過熱燙手或電池膨脹,已是「爆發」先兆,應馬上停用。購買時忌只看標示電容量(mAh),應配合電池電壓及輸出電壓計算。一般輸出電壓(V)及電流(A)愈高,手機充電愈快,如5V/2A輸出會較5V/1A快,但要注意QualComm等快速充電系統中,浪費的電力較多。因本港目前未有監管,消委會促港府參照台灣及新加坡規定修例要求出廠「尿袋」要符合安全規定。

勿只看電容量 要留意V與A

「VERUS」代理商指涉事型號已停產及停供應,未來會加強監控。「PRODA」進口商REMAX稱已將產品下架停售,市民可憑包裝盒上原裝行貨標籤退貨。海關指正研究消委會報告,而近日巡查中,已勒令兩間零售店將27件疑不安全的「尿袋」扣起,稍後進行安全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