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減低人為錯誤 大數據提升醫療精確度

發佈時間: 2017/07/21

「大數據」時代降臨,在商業、經濟,甚至醫療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資料和分析而作出,而關乎生命安全的醫療範疇,更依靠大數據令防治疾病和治療變得更全面。

一般而言,大數據的定義是Volume(容量)、Velocity(速度)和Variety(多樣性),但也有人另外加上Veracity(真實性)和Value(價值)。

傳統醫療,一直都依靠醫生的判斷及經驗來運作,大數據如何能夠協助醫生提升醫療質素,並協助防治疾病?簡單而言,大數據就是利用大量的數字資料,更快和更準確地判斷病人的需要,從而降低誤診的機會。

篩查未知病原 預防疾病

大數據用在醫療上,可以避免醫療錯誤及預防疾病出現。根據世衞資料顯示,每年單是中國就有250萬人因不良藥物反應入院,逾19萬人死亡。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協助醫生處方最合適的藥物和劑量,減少副作用、改善療效。過往,醫生們多數憑自己的經驗來開處方,實用大數據可以變成一種更客觀的方式,其中包括巡視系統中的臨床數據,根據數據做出最好的決策。

而在預防疾病方面,大數據可更容易掌握及提供疾病出現的數據,令病者預防疾病的發生。據本港統計出數據顯示,本港65歲及以上人口趨升,2014年為15%、2034年30%、2064年增至36%;銀髮族的患病比率高,美國有調查指,50歲後,每5個人之中,就有4個患有最少一種長期病。只要適當運用大數據,可以即時篩查未知病原和發現可疑致病微生物。

監察家居健康 推動復康

另外,除了即時醫療的需要,家居健康及康復都是應用大數據的重要地方。例如有企業推出讓出院者及長期病患者可受惠的HSDP(數據健康平台)方案,從醫院連接家居或院舍,獲得24小時支援,其PaaS(Platform-as-a-Service)模式可降低病者開支,使用才付費。

Google流感趨勢 助政府制定對策

要應對流感,方法自然不止接種疫苗,近年不少機構利用大數據技術預測流感,警惕民眾,並協助政府及早擬定對策。較早的流感追蹤應用,如Google流感趨勢(Google Flu Trends),透過關鍵字搜索、分析,預測全球流感趨勢。不過去年8月,Google宣布不再公布流感趨勢,但會向科研機構提供相關數據,協助分析。

Google自2008年發布流感趨勢,開啟了全球追蹤流感數據的趨勢。隨着技術成熟,手機、社交媒體、網誌都成為新的「數據挖掘」(data mining)工具,追蹤對象亦由流感,延伸至登革熱、霍亂等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