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千禧代更長命 想提早退下來

發佈時間: 2017/07/21

退休離千禧世代(1980至1997年出生者)看似很遠,但滙豐早前的調查顯示,受訪的千禧世代欲提早於61歲便退休,較受訪的在職人士的平均預期早兩年。

滙豐退休調查受訪的1,012名港人中,逾200人屬千禧世代,當中7成的受訪千禧世代同意自己的壽命會較上幾代人為長,須支撑更長的退休生活。不過,他們卻預期在61歲退休,較所有受訪在職人士的平均預期63歲,早了兩年。

事實上,按統計處資料,本港千禧世代的平均預期壽命,男與女分別為71至77歲及77至83歲。以1997年出生的港男港女為例,若61歲退休,分別要為16及22年退休生活作準備。不過,滙豐調查指出,62%受訪者認為千禧世代的退休會更趨彈性,有更多半退休或半職工作的選擇,可支持自己的生活。

及早做準備 應付更長遠需要

滙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欣格雷認為,雖然千禧世代普遍明白經濟及人口結構漸變化將帶來挑戰,但未掌握到這變化對未來退休生活的潛在影響。他指利率持續偏低及醫療開支上升,市民須及早開始定期儲蓄,才可加強退休後的保障。

90後章小姐投身社會工作3年,料自己於65歲時退休。她於大學畢業那年先後購買兩份包含儲蓄成分的綜合保險,分別供款20年及5年,至今已供款約9萬元。但因通脹持續上升,正考慮研究投資股票,以確保將來可維持或提高生活水平。

趁市好沽物業 轉投股市市場

對於部署退休,有過來人認為應該及早籌謀。61歲鄧先生近日乘樓市高位盡沽手上3個物業,現手持過千萬元退休儲備。他教路年輕人要及早籌謀退休,並在3方面作出準備,包括將來需要的生活費、居所,以及醫療開支。他不諱言支持以買樓作為退休準備,假設30歲時投資非自住物業,至60歲時該物業應已升值,屆時可視乎個人投資組合決定繼續投資或轉售有關物業。

鄧先生以個人情況說明,指由於近期樓市表現好,他將3個原用作放租的中小型物業售出,將有關收入轉為投資股票或收息基金,留下一個已還清按揭的物業自住。他指由於要負擔管理費、差餉、稅務等,物業回報率實不算高。

(系列三)

留逾$20萬 作醫療應急

鄧先生早已決定65歲或之前退休,估計與太太二人的退休預算開支,每月約4萬至5萬元,即每年約48萬元或以上。他指,若按4%的投資回報率計算,不包含強積金及其他人壽儲蓄保險等資產,兩人需準備1,200萬至1,300萬元的退休儲備;另要預留一筆20萬至30萬元的醫療應急現金。

他提醒,投身社會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對退休生活宜先有長遠目標,踏入40歲後,陸續為退休儲備展開實際行動,作好準備。

月供股票 最合新手

新一代上流力受限,當過財經記者及從事財金工作20年的Avery,現為自由工作者,近年花時間在新媒體教投資,對象是年輕而尚未踏入投資大門的一群,「身邊有些朋友臨近退休才開始投資。當然,never too late,只不過損失了之前的時間。」她認為要灌輸的是投資mind set。只有播下投資種子,它才有機會成長,她舉例指年輕人手頭資本不多,月供股票的好處是門檻低,好處是迫你儲錢,因為要應付月供;而月供股票是成本平均法,新手也不用擔心何時入市。當儲夠經驗和資本,就可以向大手藍籌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