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扭傷可致腳踝關節炎 港人護足認知不足

發佈時間: 2017/04/28

都市人生活忙碌,或會忽略雙腳健康的重要。有專科醫生指,腳踝關節炎可由骨折、扭傷造成,嚴重者更不能蹲下、走樓梯及駕駛,影響日常生活,提醒市民即使進行關節置換術,術後亦需接受物理治療,數月內不能負重。

港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楊揚說,腳踝關節是由兩條下腿骨及距骨組成,亦稱為脛距關節,會因受傷、感染或磨損而流失軟骨,而腳踝關節骨折、重複踝關節扭傷,或筋腱斷裂,都是腳踝關節炎的成因,尤其患有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或幼年型關節炎的人士,有較高機會令腳踝受傷。

她指出,一旦患上腳踝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會出現疼痛及發炎,尤其在進行劇烈運動時痛楚加劇,並可能出現關節紅腫、發熱及變形,導致行走距離受到限制,且不能蹲下、走樓梯及駕駛等。

人工關節5-14年壽命

若要改善關節炎的問題,她稱可透過關節置換術,取出患者已受損的脛骨未端及距骨,然後植入人工關節,從而提高患者的關節活動能力及減少痛楚。一般人工關節的壽命約5至14年。但術後需至少住院一天。在首12至24小時接受神經傳導阻滯(nerve block)止痛,並以石膏或夾板固定,其後要接受物理治療,恢復腳踝的活動能力,數月內都不能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