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海鮮 母霍亂子屙嘔

發佈時間: 2013/10/11

本港爆發今年首宗霍亂個案,患者進食在荃灣楊屋道街市購買的蜆及帶子等高危海產後中招;有海鮮業界指,擔心有魚檔售賣「死海產」,市民在未煮熟下恐出事。

一名五十四歲女士,上周六與三名家人自行烹調魚、帶子、蟹和蜆等海產進食。兩日後,她及其三十二歲兒子同時出現嘔吐及腹瀉等症狀。母親本月八日送院治療,證實糞便樣本含霍亂弧菌01小川型,目前情況穩定。兒子則在前日入院隔離治療,未有化驗結果,情況穩定。據悉,患者為瑪麗醫院員工餐廳的員工,院方指其他職員並無病徵,承辦商已徹底清潔餐廳,餐廳附近洗手間亦已消毒。

衞生署昨證實海產購自荃灣楊屋道街市。食環署表示,前日接獲通知後,已派員到患者工作地點及曾光顧的街市調查,並取走魚缸水樣本化驗。至於涉及哪個魚檔,食環署指未有化驗結果前,不便透露。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蘇文傑表示,霍亂一年四季常有發生,加上近日氣溫未見下降,和暖的海水有利霍亂弧菌孳生。蜆、帶子、扇貝、蠔等雙貝類,吃下有惡菌的藻類便會受污染。

業界憂魚檔賣「死海產」出事

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稱,持牌魚檔規定使用過濾水及定期消毒,或以科學鹽調製魚缸水。但他指不排除有人「偷雞」用普通海水養海產,亦擔心有魚檔賣「死海產」,「特別是貝殼類,唔養得耐,一、兩日就會死」,加上市民未有煮熟而中招。

亦發海鮮負責人羅志豪則指,現時最便宜的是蜆,每斤僅售二十至二十八元,扇貝則每斤六十四元,「從運輸到檔口,有沒有過濾好?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有機會(中招)。」建議市民要徹底煮熟才進食。

市民要如何選擇海產,以防魚目混珠?李彩華以蜆及扇貝舉例指,新鮮的會開口及閉口,「正常嘅,你篤一篤佢就會縮,只識開口唔代表新鮮。」

不過,患霍亂易與腸胃炎混淆。蘇文傑解釋,大部分霍亂患者症狀輕微,小撮人會大量水瀉,大便呈稀米水狀,每小時失水一公升或以上,「屙得多而且急,再飲水都追不上失去的水」,嚴重者數小時內會脫水致休克,影響腎及心臟功能。家庭醫生陳念德認為,水瀉五次或以上便應求醫,呼籲市民切勿生吃不潔海產,煮食前要清除海產的內臟及腸臟,避免食用。

變種快抗藥強 無預防方法

本港的霍亂個案多由外地傳入,家庭醫生林永和稱,霍亂菌變種快,抗藥性強,近五年已無預防方法。即使接種霍亂疫苗,效用只有約30%,「就算打咗都有機會感染。」

他呼籲,港人倘若趁假期外遊,特別是到東南亞地區,例如泰國等地,切勿光顧衞生環境欠佳的食肆或街邊無牌小販。

母女食河豚 頭暈麻痹入院

除普通海鮮,河豚亦是種危險食品,一名68歲女病人及其43歲女兒,在本周一晚上及翌日下午,在家中進食河豚約3至24小時後,出現麻痹、頭暈、下肢乏力及嘔吐等病徵。衞生防護中心正在調查事件,呼籲市民切勿進食河豚。

中心表示,兩人現時情況穩定。中心初步調查發現,河豚是購自秀茂坪一街市。

記者:謝雅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