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渠務署︰水浸淤塞增4成 網民報料助處理

發佈時間: 2017/03/13

每年風季或雨季到來,本港不少低窪地帶便要面臨水浸風險。渠務署昨公開處理水浸工作,指冬季時油份流入污水渠,遇冷凝固,去年1月水浸或淤塞個案比以往增3、4成。原來市民拍片上載社交網站,亦有助署方處理緊急水浸狀況。

渠務署總工程監督黎超良指,寒冷日子水浸或渠道淤塞個案最多。去年1月持續寒冷,求助個案較以往增加3、4成,「市民在家洗碗和棄置食物殘渣,油份會流入污水渠,遇冷凝固,阻礙水流,部分甚至黏在渠的內側,導致淤塞。」

惡劣天氣分析數據

署方設有緊急事故控制中心,24小時處理水浸報告及淤塞。如遇上紅、黑色暴雨警告等惡劣天氣,中心會啟動,並收集雨量、潮位和水位等數據並作分析,通知相關部門作疏散或拯救。署方亦會留意即時新聞和社交媒體,黎坦言,有市民會即時拍照「報料」,甚至拍短片上載fb群組,留意到後立即安排工人處理。渠務署在多區設監察點,雨量和水位數據會經遙測系統傳送至中心,當水位達警戒綫,讀數轉為紅色,通知中心立即派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