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樹枝貝殼製樂器 「拾坊」宣揚愛惜自然

發佈時間: 2017/03/07

行山執樹枝,行街執廢紙,一切源於「惜物」。有80後藝術家甘願公餘充當「拾荒者」,將一件件「無用之物」,化身玩味十足的樂器、擺設,甚至是能「種」出新生命的「種紙」。二人期望締造契機讓大眾走近大自然,學懂珍惜。

將廢物升級再造,乍聽很環保?80後的李彥錚(Dexter)和江卓姿(Jessica)卻強調,自己非環保人士,僅是愛儲物的「拾荒者」。二人3年前取諧音建立「拾坊」,以工作坊形式教育大眾如何通過物品「講故事」,將平平無奇的松果、樹枝化作樂器及型格擺設,參加者以5至10歲的小朋友為主,真正「好睇又好玩」。

山上資源多 「無用之物」變實用

「香港很多寶貴的森林資源近在咫尺,卻又不為人知。很多人來畫松果時,都不相信松果是在大嶼山執的。」正職在藝術機構工作的Jessica稱,與任設計師的Dexter在工作上常接觸紙,加上二人行山時發現山上有不少資源,便忽發奇想,建立平台讓大眾以新角度檢視「無用之物」,「讓人有契機將大自然的東西帶回家,當你鍾意那東西,自然會珍惜孕育它的環境。」

Dexter笑言:「有人參加工作坊後說,這些回家也可自己整,這正是我們的目的。」他們教授時刻意選用簸箕、意粉量器等廚房用具,讓參與者毋須添置器材,已可以在家中「複製」。

小童創意無限 隨心做更有美感

二人「播種」多時,自言收穫甚豐,Dexter說:「有次教小朋友利用樽蓋,他們已即刻舉一反三,諗到爸爸飲完汽水的樽都可利用。」Jessica驚嘆小朋友的好奇心,及「不守規矩」的魅力:「他們會用手而不是畫筆為松果上色,又會隨意為樹枝纏上毛綫,父母都會要求他們守規矩、跟sample來做,但我發現小朋友的作品自有美感,會勸父母放手。」他們期望通過工作坊在兒童心中植入愛護環境的種子,較只講口號要有效得多。

朋友幫忙儲樽蓋 家人提示「有得執」

Jessica與Dexter的兼職並非「搵真銀」,有否遇到親友反對?Jessica慶幸獲家人體諒:「過去媽咪常覺得我儲物無用,現在會主動留意fb專頁有甚麼送物活動,叫我去執。」她續指,更有友人不時尋求「顧問」,與他們探討其升級再造設計是否實用。Dexter笑言,曾為儲足夠瓶蓋要去蘭桂坊執酒瓶蓋,友人知道後即主動「留蓋」,幫了大忙。

談及未來,他們異口同聲指不欲將兼職變正職。Dexter說:「好擔心全力搞工作坊,會為謀生令心意變質。」Jessica認同說:「如全靠拾坊為收入來源,難免要不停敲門求工作機會,性質會不同。」

攝影:冼偉倫

記者:脫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