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大激光重塑恐龍 近鳥龍現真身

發佈時間: 2017/03/02

生活在遠古時代的恐龍,令人神往。但其真正面貌尚有謎團待解。港大地球科學系團隊便利用嶄新激光技術,首次準確重塑出近鳥龍身體輪廓高清影像,連皮膚紋理亦可見;研究結果本周於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及其團隊,利用激光誘導熒光技術(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 LSF),成功以高強光刺激恐龍化石上的骨骼周邊及肉眼看不見的軟組織,令保留在化石中的皮膚原子發光,顯現出恐龍外觀。

體積與雞隻相近

文解釋,團隊檢視逾200件來自遼寧的近鳥龍樣本,其中10多件化石軟組織保存完好,在激光下其翅膀、腿部、皮膚紋理,腳上鱗片及翅膀羽毛分布亦一清二楚。

文指,經3年研究,發現體積與雞近似的近鳥龍,翅膀肘部前面及腕部後皮膚,即翼膜部分,被羽毛覆蓋,翼膜部分與現存鳥類相似,但羽毛分布較平均,非如現代鳥類般一行行排列,為研究恐龍如何嘗試飛行,以至發展至具飛行能力提供重要綫索。

文續指,生物學家一直靠化石外形推敲恐龍的外觀,但非百分百準確,今次相信是首次準確重塑出近鳥龍的外觀。相關技術料有助研究遠古植物、貝類及哺乳類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