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保險公司突施壓 腸胃鏡白內障未必賠

發佈時間: 2017/02/20

有保險公司上月向數百名私家醫生發信,建議對方在有「醫療所需」的時候才要求病人住院。香港醫學會不滿保險公司教醫生診症,憂慮其他保險公司會跟隨。友邦香港回應指,不合理、過高的醫療收費情況日趨嚴重,發函是為了與醫生們加強溝通,令理賠額保持合理水平,減低醫保費需每年大幅加價的壓力。

香港醫學會表示,友邦保險於2017年1月27致函約500名私家醫生,指出該公司的醫療保險賠償批出與否,需視乎該次住院有否「醫療所需」,有感「醫療所需」的裁決權不在醫生,而在保險公司。

信件中提到,大腸內窺鏡、胃鏡及白內障手術即使在監察麻醉下進行,均不屬「醫療所需」的住院理由,而該公司承保範圍只包括全身麻醉、需用上只有醫院才有的醫療設備、7種重疾及5類急症。

去信500醫生 稱非醫療所需不賠

香港醫學會義務秘書、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批評,保險公司無權決定病人是否需要住院,直言不可能左右醫生的臨床決定,指該會已成立工作小組應對,又指友邦保險向私家醫生發信,收緊理賠條款,對本港推行自願醫保構成極大障礙,會令市民失去信心。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憂慮更多保險公司效法友邦,不點名批評新上任的友邦保險醫務總監周一嶽,「未做過私家醫生,就教私家醫生做事」。

立法會議員(醫學界)陳沛然指,政府將高風險病人推往私院,但保險公司又將病人推回公院,有關條款令醫生及市民無所適從,促請保險業界提高透明度,公開拒賠及不承保的原則。

友邦:望加強溝通 抗醫療通脹

友邦香港回應表示,該公司一向尊重醫生的專業判斷,並以此為理賠依據,但近年太多不合理及過高醫療收費個案,故去信醫生冀加強溝通,可有效控制醫療通脹,令理賠金額保持於合理水平。

該公司引用過去一年內部統計,指在個人保險腸胃鏡索償中,9成為住院索償,平均約3萬港元,如住私院索償額約6萬港元,分別為一般醫院及非醫院的日間手術中心收費的3倍及6倍。該公司又列舉部分索償個案,指有投保人普通膽囊切除手術費達40萬港元,是其他個案5至8倍,亦有普通腸胃炎2天巡房費達3萬港元。

恐令昂貴療程 醫生考量更多

本身是律師的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指,保險公司需就保單列出的條款,向病人作出賠償。他認為保險公司私下在條款外訂立限制,並沒有法律效力,質疑保險公司向私家醫生發信背後的用意,是要向醫生施加壓力,亦擔心會影響醫生作出臨床醫療判斷,令醫生在採納相對昂貴的醫療療程時,作出不必要的考量。

林志釉指,當市民對私營醫療系統失去信心,放棄購買醫療保險的意慾,重投公立醫院,長遠會加重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林期望,政府在新的自願醫保計劃中,將保單條款格式化、標準化,減少市民遇到條款含糊、不清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