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兩棲大飛機 快速補給南海島礁

發佈時間: 2016/07/29

中國飛機製造業再有突破,號稱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的AG600日前完成組裝,有望年內首飛。這種飛機除了海上救援和滅火用途外,在軍事上更可作為反潛、島礁快速補給和投送的利器,在南海發揮重要作用。

代號「蛟龍」的AG600研製始於2009年,它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身下半部除了有機輪外更像是船,上半部才是常規飛機氣動布局。由於國情和軍事需要等因素,目前積極研製水陸兩棲飛機的國家只有中國和日本,AG600日後也將取代日本的US-2,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現役水上飛機。

內地當局強調AG600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能力,指它吸水量達12噸,在降落和滑行過程中就能夠把水汲滿,毋須停頓;又指其速度和航程遠勝船和直升機,若有海上事故,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趕抵現場;它更能在浪高度達2米的海面升降,足以適應75%的南海自然海況,且能飛抵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並盤旋作業兩小時。

毋須大量興建機場

但外界更感興趣的,還是AG600的軍事潛力。有分析認為,AG600最大優勢是水上升降,若為解放軍所用,即可在毋須大量興建機場下,迅速形成對南海島礁的快速補給和投送力,有助加強管控;目前由中國大陸控制的南海諸島,只建有4個機場。

有傳媒即指出,AG600的「體量」足以將一個特種加強排(60人左右),在兩個小時內投送到千公里外的島礁上,這在南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作用。

另外,AG600亦可作為偵察和反潛用途,它與最先進的「高新-6」反潛機「高低配搭」,可有效監控進入特定海域的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