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過去數天在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與沽空人民幣的炒家進行大戰,初步見效,人民幣離岸價(CNH)已回升至在岸價(CNY)水平,但中央與炒家的人民幣大戰,現在才算正式開始,未來的戰況只會更激烈及兇險。
人民幣匯價今年伊始連續大跌,本周一中央終出重手干預匯市,令離岸價大升逾1,000點子,更抽高市場短期拆息,人民幣隔日拆息(CNH TomNEXT,即明天借後天還)最高抽升至68.5厘。不過,人民幣離岸價只升回12月底的水平,亦即在11、12月已開始累積空倉的炒家,未致虧蝕入肉。在中央連串打壓炒家行動下,雖有望令人民幣空倉收斂,短期沽壓可能暫息,但炒家並無大敗離場,有能力捲土重來。
未穩金融市場 救經濟變累經濟
樹欲靜而風不息,中央對今年金融市場,最希望的本是平穩,但今年開局不足半個月,中央政府已被迫面對經濟跌、股市跌、人民幣匯價跌的多重危機,令看淡中國的聲音暴漲。解決唱淡之聲,關鍵自然在能否振興中國經濟,避免硬着陸,若不能先穩定金融市場,股匯大跌將進一步打擊經濟,造成惡性循環。
中央本周要大打人民幣保衞戰,皆因人民幣自去年11月起持續下滑,踏入2016年下跌速度更轉急,外界普遍相信原因有二,一是中央有意引導,以貶值紓緩經濟下行壓力;另一是人民幣受到國際炒家大力沽空。由於中央高層已放話未來要面對L形增長,實即是未來幾年經濟都可能在谷底徘徊,故讓人民幣貶值有助紓緩經濟下行壓力。但貶值行動絕不能粗疏,要慎防貶出禍來,尤其若人民幣急貶可令內地經濟未見其利先見弊,引爆多個問題。
人幣跌紓經濟壓力 須防貶出禍
其一資金加速外流,此令中國外匯儲備在去年12月大幅流失1,079億美元,是歷來單月流走最大數目,本月初人民幣再急跌,勢再挫資金信心,本月外流資金可能更甚。其二,加劇企業債務問題。由於過去10年,人民幣對美元一直保持升值態勢,美元貸款利率又低,導致不少內地企業以美元或港元舉債,現時人民幣貶值造成債務壓力或虧損加大,部分企業更須盡快減少外債,以減未來損失風險,亦加重人民幣沽壓。其三是不利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去年11月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議決,今年底會將人民幣加入其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內,有助推動國際增持人民幣作投資及儲備貨幣,但人民幣自IMF會議後,已下跌近5%,匯價弱勢將打消外國或外資持有人民幣的信心,阻礙人民幣國際化。
過去幾天炒家藉中國經濟劣勢,狠踩人民幣匯價,中央出重手捍衞,或能暫遏炒家攻勢,但炒家不似會罷手,可以預期,下次當炒家再大舉空襲人民幣匯價時,必然同時會發動輿論戰,大量發放不利人民幣的消息,動搖市場及民間對的信心。
在今次人民幣匯價捍衞戰中,正反映中央政府一直未能掌握主動、管好市場預期,令市場出現恐慌,反過來衝擊政府的匯率政策。無論是去年的暴力救市及人民幣突然貶值,抑或是今年開局以來的股匯大跌,都暴露了中央政府在金融政策及應對金融危機上能力薄弱、經驗不足、人才缺乏,這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大風險。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沉重、中央有意讓人民幣緩貶以減經濟壓力、市場普遍對人民幣前景悲觀下,炒家將伺機再襲,中央要強化對市場預期的管控能力,增強政府信譽,才有能力打好這場貨幣攻防戰。
撰文:曾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