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眾所周知,香港女性生育率之低位列全球第一。但隨著新冠疫情於2023年消退,筆者近年在街上發現越來越多孕婦及可愛嬰孩的蹤影,加上政府近年鼓勵生育,又落力推廣餵哺母乳等政策,這亦為婦女健康踏出重要一步。根
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患者支援小組,每星期都會定期聚會,解答剛確診或正接受治療的乳癌患者遇到的難題。各位讀者,知否在小組中病友最經常發問的問題是什麼?要數最關心的題目,當然是「治療期間的飲食」,例如那類食物
剛過去的周六,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對筆者來說,是難忘和美好的一天。因為二十年前即2005年同一天,正好是香港乳癌基金會正式成立,當時是全港首家專注乳健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的非牟利慈善組織,致力
青少年是未來社會棟樑,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都悉心裁陪,希望子女成材,而成功背後最重要是有健康的體魄,注意身體的鍛煉。為了讓更多青少年認識乳癌風險及預防方法,香港乳癌基金會亦會為學校舉行乳健講座,希望提高
很多乳癌患者進行第一次化療前,心情難免會忐忑不安,很想知道化療前要有什麼準備,好讓能順利「過關」。香港乳癌基金會的護士,通常會向新確診病友千叮萬囑先進行牙齒檢查,如有蛀牙可先行處理,減低化療期間出現口
「我沒有因為失去乳房而難過,因為它已經完成使命,包括吸引異性、哺乳,它是時候光榮地休息。」最近筆者參加了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患者支援小組,有病友豁達地分享她對失去乳房的看法。這名病友在完成全乳房切除,清除
明天是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在這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人們總是趁機向愛人表達情意,又互贈禮物慶祝一番。然而對於正在治療的乳癌患者,她們可能正承受身體創傷或疲累而要留家休養。雖然沒有外出慶祝,但只要身邊的
農曆新年剛過去,也是時候回顧過去,展望將來。適逢今年是香港乳癌基金會成立20周年,作為一家非牟利慈善組織,我們一直致力推動本港乳房健康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以減低乳癌在本地的威脅,同時推進可持續
農曆新年將至,很多家傳戶曉的習俗「年廿八洗邋遢」、「年三十吃團年飯」等均需要一位幕後軍師用心用力作準備。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中,媽媽就是這位軍師,春節活動事無大小都由她領導,在繁忙的生活中忙得透不過氣,目
在龍年即將結束之際,香港乳癌基金會迎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筆者的好朋友、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Dr. Polly Cheung)獲香港紅十字會頒發香港人道年奬2024,表揚她在乳癌防治、病人
乳癌是香港、甚至全球女性最常見癌症,醫學界不論是西醫或是中醫,都千方百計想找出乳癌確切成因,並對症下藥以減少乳癌病發率。中醫有「乳病從肝」、「女子以肝為本」之說,認為肝是人體五臟之一,在女性身體上有「
基本上乳癌化療藥會引致脫髮,這也是女生認為化療最難受的一項副作用。這種副作用雖然是不痛不癢,但卻對愛美的女生心靈造成一定傷害。抗癌藥物在對癌細胞進行攻擊的時候,也會對體內繁殖速度較快的細胞進行攻擊,而
冬至、聖誕節將至,又是親朋好友聚首一堂的時候,節日慶祝當然離不開「食」。但對於正在與乳癌作戰的病友來說,即使美食當前也感到有點忌諱,內心掙扎甚麼食物可以吃?甚麼不可以?香港乳癌基金會患者支援中心曾輔導
曾聽說過﹕「人生沒有最好的年齡,只有最好的心態。」筆者深表贊同。眼見有長者抱着「年紀大不用醫」對待癌症,心有戚戚焉。其實,年長乳癌患者的治療方案,與年輕患者相差無幾,只要及早發現,治癒機會很高。醫生會
近年咖啡文化盛行,背街小巷都看見咖啡店的足跡。不少女上班族都喜歡喝咖啡,在繁忙生活中減減壓。然而,很多女士患上乳癌後常對咖啡感到糾結,擔心當中的咖啡因成份會否容易誘發乳房纖維囊腫、乳癌復發等。到底乳癌
上世紀婦女一旦患上乳癌,即使是初期性,醫生多主張將乳房及腋下淋巴結全部切除來治療乳癌,動輒更需要進行高劑量化療,對患者身心造成極大的創傷。為減少病人治療過程的痛苦,及更有效防止復發,醫學界一直致力研發
有數名乳癌病人在診所等待見腫瘤科醫生,閒談間說起彼此的乳癌期數。有第三期的乳癌病人遇到一期的乳癌病人,憂心忡忡地說﹕「你好幸運,存活率接近一百,無事的;我就只有七成幾。」有些病人對於存活率的統計數字很
最近香港乳癌基金會舉辦病人支援小組,邀請腫瘤科醫生解答乳癌患者的問題。知悉病人躍踴發問,會後並展露燦爛的笑容,筆者感到非常欣慰和鼓舞。眾所周知,香港擁有高質素的醫療服務,但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