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旅遊大解放易添肥胖風險

發佈時間: 2025/04/17

旅遊大解放易添肥胖風險

復活節「長假期」即將在本周五展開,相信很多讀者已安排到海外旅遊或者北上消費,開開心心度過長假期。難得假期當然放鬆心情好好享受,不少人會放下戒心,無視卡路里而大吃大喝,不消幾日體重就增加2、3磅,最終出現假期肥(Holiday Weight Gain)。

筆者曾經跟香港乳癌基金會的職員閒聊,如果出外旅遊,景點與美食只能二選一,會如何選擇?同事們大多選擇美食,「因為美食當前,先吃了再說,能吃也是一種幸福。」有的更分享旅遊期間一天吃足六、七餐,除了早、午、晚三餐正餐,逛街時見到小食又試試,見到咖啡店會坐下休息,順便叫份蛋糕,經過街頭巷尾見到精緻的甜點、軟雪糕等,又停下腳步品嚐,每天都捧著肚子回酒店。

假期中,作息變得不規律,三餐時間不固定,甚至有些人還會吃夜宵。由於在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攝入的能量無法及時消耗,脂肪就容易堆積起來。

根據哈佛健康出版社引述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就人們在節日期間對飲食的放縱,是否會導致體重增加進行調查。他們研究了美國民眾慶祝感恩節、德國民眾慶祝復活節、日本民眾慶祝黃金週(4月底至5月初),以及這三個國家民眾慶祝聖誕節的情況。研究小組發現,這三個國家的參與者在聖誕節後十天的體重,比聖誕節前十天高出約 0.5%。驟眼看增幅不是很顯著,但要留意體重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該研究於2016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1]

的確,如果能在假期過後立即瘦身當然最好,否則一年有數次「長假期」,每次日積月累的脂肪,絕對是埋下日後肥胖的風險。

據衛生署資料指,肥胖會增加患上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高血壓、心臟病、高膽固醇、糖尿病、睡眠窒息症等。肥胖也會提高部分癌症風險,例如乳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及子宮內膜癌。

那到底怎樣才能在旅行時吃喝玩樂,又避免「假期肥」?秘訣在於運動。筆者有朋友十分喜歡美食,不僅出國旅行時,就算留在香港,她都很喜歡尋覓好食的餐廳大快朵頤。因為這樣,俱使她每天跑步至少一小時,令身體釋出「空間」(quota)享受美食。筆者對友人持之以恆的精神由衷地佩服,也明白「要享受必須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博士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