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添
楊偉添

清明有感

發佈時間: 2025/04/02

清明有感

今年進入第二季度,後天四月五號就迎來清明節。清明本來是二十四氣節之一,但因為融合了上古的春祭禮俗、周代的墓祭制度及寒食節習俗,從唐宋起已有清明節。孝子賢孫傳統都會在清明祭祖掃墓,慎終追遠。而清明作為氣節之一,正是氣清景明,萬物皆顯的時候,適合農耕與戶外出遊活動。

文人雅士歷來以清明為題材的作品恆河沙數。其中唐朝杜牧《清明》詩中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更是大家琅琅上口的作品。相對來說,明代詩人高啟的《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詩就比較「冷門」。但詩中名句「風雨梨花寒食節,幾家墳上兒孫來。」 正反映出時代變遷,傳統凋零。其實,從舊時代的大家族到現代的少子化,縱使想延續傳統,也越來越困難。

馬屎洲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職評定為世界級地質公園,它的面積雖然不大,但已包括可能是三個地質時代的地層。除此之外,島上風景優美,從西貢三門仔徒步漫遊,十分舒服。沿途除有美麗風景外,也會看見很多的山墳,而為數不少的墳頭有十字架,想是基督或天主教信徒的墓地。歷史記載,天主教教士早期在西貢島嶼及鄉村一帶傳教,因此信基督的村民不少,像西貢的鹽田仔就有香港第一家天主教堂。村民後代很多都已移居海外,在馬屎洲不少山墳已經日久失收,顯得無比荒蕪。就如高啟的詩句一樣:幾家墳上兒孫來!

(本欄逢星期三刊登)

撰文: 楊偉添 資深企管人
欄名: 添情添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