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解謎

發佈時間: 2024/07/18

夢·解謎

「爸爸不停地要求我做功課和溫習,溫習完數學就要求我抄寫中文練習。我真的受不了。我本來就討厭數學和中文,現在爸爸明知道我的喜惡,還要我在一天內完成這兩科的溫習,簡直就是要逼瘋我。這實在太嚇人了。」這是美玲近期反覆出現的惡夢。每次她都在深夜尖叫中驚醒過來。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我發現美玲通常透過發脾氣來表達她的情緒。她的父母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隱約猜測她的壓力來源。這種溝通模式一方面讓美玲的父母感到極度困惑和無所適從,另一方面也讓美玲覺得自己非常委屈,沒有被理解。

美玲經常覺得父母對她的需求和情緒狀態缺乏理解,不僅無法妥善回應她的需求,還不懂得如何適當地幫助她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反而經常越幫越忙,令她的焦慮變得更嚴重。同時,美玲其實也很難準確地表達出什麼事讓她感到焦慮。

透過近期美玲的夢境,大家有機會逐漸了解她的情緒壓力源,也讓父母更能確切地回應這些問題。

夢境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往往被低估。許多人認為夢境只是一些片段或無關緊要的畫面,但實際上,夢境可以揭示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壓力源。夢境中的場景、人物和情節都可能是我們潛意識中未被處理的情緒或問題的反映。

在美玲的情況中,她的夢境反映了她對父母高壓要求的不滿和焦慮。每次夢到這些情景,她都會感到極度的壓力和無助,這進一步加劇了她在日常生活中的焦慮感。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通過對這些夢境的分析,逐步幫助美玲理解她的情緒來源,並找到適當的方法來應對這些壓力。

夢境分析在心理治療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提供一個安全的渠道來表達那些平時難以言說的情感。透過夢境,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探討患者的內心世界,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實際上,在心理治療中,我們往往能夠從夢境中了解到更多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特別是那些被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情感和其他相關訊息。所以請不要忽視夢境帶給我們的資訊。夢境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經歷的反映,它還能幫助我們處理每天的記憶,更能以另一種方式展示我們壓抑的情緒。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張傳義博士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