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骨髓病引致骨髓衰竭

發佈時間: 2024/01/25

骨髓病引致骨髓衰竭

「骨髓」(Bone marrow) 藏於人體骨頭深處,負責製造血球,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負責帶氧至身體各器官組織;白血球攻擊病毒細菌;血小板則負責止血。骨髓功能衰竭,造血功能受影響,可引致貧血、易受感染及流血難止現象。 

78歲的陳先生驗身時發現貧血,紅血球體積雖有增加 (Macrocytosis),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卻同時下降,及後進行骨髓穿刺及活檢確診「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染色體檢查及基因測試皆顯示複雜變化,骨髓功能出現衰竭現象。陳先生需定期接受輸血,改善貧血情況,同時擔心長期輸血令體內鐵量增加 (Haemosiderosis),損害心臟及肝臟功能。陳先生必須同時接受「去鐵藥物」(Iron chelating drug) 治療,經小便排鐵。所幸,陳先生的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已降至危險水平,醫生同時處方刺激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生長的藥物,期望改善病情。「異體血干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乃唯一的根治此症的方法,但陳先生較年長,移植風險非常高;另一選擇是「去甲化藥物治療」(Demethylating drug therapy),如「阿扎胞苷」(Azacitidine) 及「地西他濱」(Decitabine),可舒緩病情,令血象回穩。

 18歲的志明突然有嚴重貧血現象,紅血球體積同時上升增加,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亦大幅減少;骨髓穿刺及活檢確診「再生障礙貧血症」(Aplastic anaemia),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Autoimunne disease)。志明體內免疫細胞攻擊自己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Haematpoietic stem cells),嚴重影響造血功能,需要定期接受輸血及輸血小板。醫生處方「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類固醇」(Steriod)、「環孢素」(Cyclosporine) 及刺激血小板生長藥物 「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艾曲波帕」(Elttombopag),有過半機會改善病情;志明亦可考慮接受「異體血干細胞移植」,但必須先找到合適的捐贈者。

(本欄隔星期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