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就地取材「求其」起 日本姓氏另類美

發佈時間: 2021/10/26

就地取材「求其」起 日本姓氏另類美

連日提及日本歌手和尚「藥師寺寬邦」,由於父親是寺院住持,他一出世就注定當和尚,從他姓「藥師寺」也看出端倪。日本人姓氏千奇百怪,類似的姓還有「藥師丸」,大家自然想到演員兼歌手「藥師丸博子」,據說這姓氏在日本僅有20多人,源於古代的藥師丸邑。

順帶一提直到今天,天皇也沒有姓,如昭和天皇只稱「裕仁」,平成天皇「明仁」、令和是「德仁」。因為天皇被奉神聖,不像人需要姓氏,皇室中人一樣,剛於今天結婚嫁給平民的真子公主亦無姓,但嫁人後可以有。

2010年廣州亞運女子撑竿跳獲得銅牌的日本選手,名叫「我孫子智美」,搶了鋒頭,大家可能聽過,該姓其實源於地名,東京附近千葉縣有個「我孫子」市,JR東日本鐵路也有「我孫子」站。此外有人姓「御手洗」,字面可解廁所,據說有人全名還叫「御手洗直行」,不知道真假;在日語中「御手洗」通常情況下指廁所,但也可以是神社前淨化雙手的設施。東京大學一位教授叫「上床美也」,Google可以找到他。

庶民本無姓氏 貴族才擁有

中國姓氏歷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多達2.4萬個,目前在用的6,000多個,姓「王」依然最多;曾有報道指美國有10多萬個姓,最多人姓Smith,日本不過1億多人口,據稱也有逾10萬姓氏,但多人用的來來去去百多個。

與中國重視姓氏傳統不同,直到百多年前,日本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姓氏,只有貴族才擁有。古代有身份地位的日本人,名字由幾個部分組成。以「物部朝臣九條兼實」為例,乃身居高位的人名。「物部」是氏,「朝臣」是姓,「九條」是苗字,是一個家族從大氏族分離出去後的新姓(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支,即從本家分出的支),最後「兼實」才是名。這人有氏也有姓,並非普通人,老百姓是沒有這兩樣東西的。進入階級社會出現,統治階級首先有氏和姓。所謂氏,在古代日本是一種政治組織,出現在統治階級中,氏名根據這個氏族在朝廷擔任的職務,或該族居住、管轄的地方命名,「物部」代表此人是負責軍務。之後的姓,更是門第職位象徵,姓「朝臣」是很高等級;至於「九條」是苗字,等於日本現代意義上的姓。日本老百姓開始大規模使用姓氏,是19世紀明治維新後開始的,姓的數目即新的苗字急劇增加,為甚麼?

明治維新,日本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建立戶籍制度,包括登記壯丁。政府在明治3年(1870年)頒布法令允許庶民擁有自己姓氏,但百姓不習慣,沒多少人實行,政府無奈之下,只好於明治8年頒布強制的《苗字必稱令》,規定國民必須起姓。

升斗小民立刻拿出民間智慧,就地取材,急忙取起姓來。有根據身處地方特色,住在田裏姓「田中」,住山腳下就「山下」或「山本」,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叫「松下」吧,有個村字的很多︰「村上」、「木村」等,家附近有河川、水井,叫「川上」、「小泉」就OK,諸如此類,信手拈來,直接隨意。

還有根據地名取姓,例如女星「新垣結衣」,「新垣」就是沖繩的地方姓。根據職業取姓也有,例如「犬養」,並不是狗養的,而是養狗的人,名人有日本第29任首相「犬養毅」,另有「豬飼」……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鳥蟲魚幾乎甚麼都可做姓,例如「白鳥」、「小熊」、「高杉」;建築物有「高橋」;寄居寺院或跟宗教有關的,除了「藥師寺」還有「寺內」、「小野寺」等。

跟隨佛教有人姓「梵」,據說全國僅有20人左右,包括職業棒球手「梵英心」。亦有人用數字如「一二三」、「五十嵐」,姓「八月一日」都有,據說源自古時舊歷八月一摘稻穗習俗。

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新苗字。例如「藤原」是一個貴族大氏,分出來之後,住在近江的「藤原」氏人,取「近江」與「藤原」首字,稱為「近藤」,住加賀的就叫「加藤」。其他沒有姓的人取姓時想沾點「藤」字的光,結合自己居住在山野田間,於是「藤田」、「藤井」等誕生。日本最大姓是「佐藤」,有200萬人左右,就來自「藤原氏」,因為顯赫百姓想沾點光。第二大姓是「鈴木」,據報道全國也有約200萬人。古時農民祈求農作物豐收,寺廟每年舉行祭典,掌管祭典的祭司拿在手中的木造法器就叫「鈴木」,「鈴木」祭司同時也掌管地方耕作事宜,因此許多農民為求豐收,紛紛以「鈴木」為姓。

每個民族都有其特色,對我來說,日本姓氏雖則聽來就地取材「求其」起,但具有一種另類美。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