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最普遍的包括尿道炎,可引致尿頻、夜尿等問題。男女老幼都可以發生尿道炎,當中尤其以女性感染率較高,有研究指,女性在一生中有高於5成機會患上尿道炎。
諷註冊中醫師指,生理結構上女性的尿道較短及寬,令細菌容易進入及滋長,若個人衞生稍有不慎已可導致,有個案就因用了公廁的廁紙或酒店的毛巾拭抹下體後,引起尿道炎。女性在停經後也會因荷爾蒙變化而容易有此問題,年紀大或體虛者,膀胱無力將尿液完全排出,滯留的尿液亦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較差,影響膀胱排空功能,加上尿糖也會成為病菌的養份,因此特別容易出現泌尿道感染。
少飲水、常忍尿是另一引起尿道炎的常見原因。中醫師指,不少求診者都因工作關係,即使尿急也只能忍住,有時連水也沒時間飲,甚至為免上廁所而減少飲水,如醫護人員、教師等都容易因此患上尿道炎。她建議市民每日要飲適量的開水,讓自己每隔約個多至兩小時上一次廁所,平日亦要多注意個人衞生,減低患病的機會。
泌尿道感染可引致尿頻、夜尿等問題,但這些問題也可由膀胱過度活躍引起,尿頻人士應留意分清兩者的分別,找出自己的病患,對症下藥。腎科專科醫生建議,有夜尿問題的人士,可以記下每日飲水量,以及如廁的次數和尿量,有助醫生縮窄範圍找出病因,有時也需要做驗尿、種菌、檢測血糖值、腎功能及心臟功能等檢查。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036829176.jpg"}}{{/hket:inline-image}}
晚上減喝飲品助改善
大部分的夜尿問題只要對症下藥便能有明顯改善,例如調整生活習慣或藥物幫助。他建議市民晚上8時後減少喝飲品,有助減少夜尿,但若夜尿的次數多及量也多,很大機會是病患所致,宜盡早求醫。
他續指,膀胱較活躍人士可以忍尿訓練,減低膀胱的敏感度,從而推遲發出尿急的信息。例如尿急時可以先忍一忍,通常尿意也會略有改善,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再急時才上廁所,逐漸便可令膀胱「無咁易尿急」。一般忍尿並不會帶來問題,忍到某程度,身體的神經反射便會令尿意變得迫切,忍無可忍,所以不會有爆腎或爆膀胱的危機。
生理結構亦同時令女性較易有尿失禁,泌尿科專科醫生指,任何年齡的女性也可以有失禁,更年期後開始更為常見,例如40歲以下婦女少於1成人有失禁,但到65歲以上則可能有5至6成人有此問題。
醫生指出,尿失禁不但影響心理和社交,也帶來衞生問題,並可令附近皮膚變差、尿道發炎,而心急上廁所亦令她們容易跌倒。針對不同的失禁成因及種類,有不同的治療和處理,例如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包括水不能飲過量、要避開會刺激膀胱的食物如咖啡因、香料和辣食等,也要多吃高纖食物幫助預防便秘,因為大便暢通對減少失禁有幫助。
醫生亦建議,有失禁的婦女應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並可以做一些訓練盆腔肌肉的運動,強化控制小便的肌肉,但最好找專人教導,否則用錯力令錯的肌肉增強,可能會令失禁惡化。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407170651.jpg"}}{{/hket:inline-image}}
泌尿道感染病徵
1. 排尿次數頻密,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尿液
2. 小便時感到刺痛、灼熱
3. 尿液混濁,甚至帶血
4. 小腹脹痛(近恥骨位置),顯示膀胱感染
5. 如有發熱、腰背痛、作悶、嘔吐,顯示腎臟可能受感染
資料來源︰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預防方法
1. 保持個人衞生
2. 如廁後應從外陰由前往後至肛門抹拭
3. 要注意房事衞生,及後要排清小便
4. 避免使用含香料成分的肥皂、梘液、陰道灌洗液
5. 避免穿着太緊身或不透氣的褲及內褲
6. 多喝清水
7. 避免習慣忍尿
(資料來源︰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個案分享
長期忍尿少飲水 致尿道感染
李醫生在醫院工作,忙碌工作令她長期忍尿,又為免要上廁所而少飲水。後來她出現小腹脹痛、尿頻尿急、小便量少並呈黃色,排尿時尿道口刺痛。她知道自己患上尿道炎,但服了抗生素後未有明顯改善,遂向中醫求診。經過一星期的中藥治療後,情況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