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
黃雅麗

投資者投的是甚麼?

發佈時間: 2017/08/11

香港首間共享單車初創GoBee.Bike剛宣布成功完成首輪融資,獲Grishin Robotics和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注資達900萬美元。我們的反應是︰咁都得?

早在今年第一季,我們就收到來自內地的共享單車項目,當時全組上下一致反對,覺得萬萬不可參與這場燒錢的競爭,理由很簡單︰共享單車根本不是真正的「共享」,當使用者愈多,公司要購買的單車便愈多,被偷、搶、損毀的單車亦愈多,在在加重成本。真正共享經濟有所謂的「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使用者愈多,服務更完善,單位成本愈低。

全國各地有許多共享單車初創,幾乎毫無特色可言。其中最大的Ofo和Mobike,兩者都獲響噹噹的投資者背書,包括騰訊和滴滴出行等,市值達「獨角獸」級(逾十億美元)。但它們為了搶佔市場,收費極低,恐怕一年半載都不能收回成本。投資者的算盤似乎是先不惜一切霸地盤,獨佔鰲頭後,再想辦法上市套現。這是個浴血的戰場。

說到這裏不無感慨。香港的初創常感慨融資很難,但不知為甚麼,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融資又似乎不是那麼難︰英文說得好、外形討好兼能言善道、初創項目站在風口上。像這個GoBee.Bike,便三者全中。

又例如不久前融資達一億人民幣的DayDayCook,其創辦人也屬樣貌標緻、出身私人銀行的「中環精英」;加上她拍片教煮餸,正中內地火熱的「網紅/KOL經濟」。說來巧合,DayDayCook次輪投資者中,也包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

外界一般覺得投資者都英明神武、目光如炬,但他們往往似受表象所惑,無法抗拒英文好、外形佳、創投「潮語」朗朗上口的初創企業家。投資者投的究竟是甚麼?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黃雅麗 《創業大時代》作者、香港無綫科技商會執委
欄名: 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