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張嘉雯

讓孩子變成不一樣的港孩

發佈時間: 2013/07/17

一個勤力的媽媽,雖然因上班而沒機會天天見到兒子,卻沒有讓他變成無管束的放任兒童。

「我早出晚歸」、「我沒時間教」、「他不聽我說」……都是我常聽到的「家庭問題」,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告訴我因為種種因由,而終日獨留在家或只與傭人度日的孩子變得任性,常亂向父母發脾氣,甚至喝罵,自理能力低,及隨時隨地只愛以電玩為伴的「港孩」。

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懷和聆聽,小孩子更是特別需要,若經常得不到滿足,會漸漸由渴望變成失望,由失望變為憤怒。結果,以亂向父母發脾氣、反抗不服從、事事反駁來宣洩。

以為安排傭人把孩子照顧周到,便已盡了父母的本份,卻害得孩子自理能力低。愈感到內疚,愈讓孩子擁有最多和最好的,結果以物質來反映關係,以電玩為伴,比跟父母溝通更快樂,漸變成即使同枱吃飯也是零交流,隨時隨地以電玩為伴的「港孩」。

相反那個勤力的媽媽,即使只有半天休假也會好好把握。一頓親子午餐,是最好的溝通與交心時間,不是問孩子的成績和功課怎樣,而是關心孩子的感覺,以及聆聽他的學校生活,同時讓孩子了解自己在工作上的感覺。

讓孩子成為不一樣的港孩,她跟兒子玩樂半天,用的是感情,不是以沒情感的物質取代。(三之一)

撰文: 張嘉雯 《4Q教子情式》作者
欄名: 8A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