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活躍症成人患者若擅自停藥,可致病情失控,甚至誘發抑鬱症、焦慮症。關注組織希望當局能加強過渡期服務,幫助青少年患者踏入成人期繼續跟進病情,提升求醫意欲。有精神科醫生表示,目前有長效藥物可鼓勵患者依時服藥,對改善病情有幫助。
本港逾1成學童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有65%人成年後仍有症狀。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醫生指出,ADHD成人患者可因專注力及自制能力弱,引致工作常出錯、容易遲到及財政上過度揮霍。有海外研究指出,ADHD年輕患者於治療開始1年後,逾6成、18至24歲患者會自行停藥。患者可能怕被歧視、患抑鬱症等而抗拒求醫。另有研究指少於五分一成人患者接受相關治療,致病情失控,甚至誘發抑鬱症和焦慮症。
長效藥物可提升患者的藥物依從性
陳國齡醫生指出,ADHD 是一種腦神經出現生理異常的疾病,雖然其確切病因至今仍然未明,但有研究發現,此症與患者體內的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失調有關,因而導致患者出現 ADHD 的不同症狀。陳建議患者與醫生商討彈性的用藥方案,目前治療ADHD藥物主要分為「中樞神經刺激劑」及「非中樞神經刺激劑」,各有副作用。
中樞神經刺激劑能改善腦部物質失衡,加強對衝動、專注力的控制,患者對此藥反應率高達7至9成,服藥1至2小時起發揮作用。非中樞神經刺激劑屬抗抑鬱藥物,同時可改善相關症狀,惟藥力要持續服數星期才起效。醫生會視乎患者病情及日常習慣,處方及組合不同時效的中樞神經刺激劑,其中有長效藥物的藥效可長達13至14小時,患者只須每日服藥1次,比起每日服幾次藥物,令人更有動力依時服藥。
積極配合治療有助穩控病情
要改善病情,除了藥物、心理治療及認知行為訓練,適應過渡期也很重要。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執行總監伍敏姿建議當局加強過渡服務,協助青少年患者過渡到成人精神科,並提供跨專業一站式治療服務,包括建立良好醫患關係,有需要時轉介心理學家及職業治療師等,提升患者就醫意欲。
澳洲墨爾本大學醫學院兒科及精神科學系David Coghill教授指出,國際有多項指引,包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和西班牙等,都強調準確診斷及識別其他相關疾病的必要性。除此之外,提供優質的過渡服務,以幫助兒童和青少年順利過渡到成人服務也非常重要。
ADHD患者Chloe現年20歲,於7歲時確診ADHD,有時會衝動、暴躁,更因此而遭受到其他同學的排擠和關注,惟經過藥物治療後,情況逐漸改善,她也開始結交更多新朋友。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她也一度因過渡至成人服務,而需要重新講解自己的病情,調整藥物劑量後,還加劇了副作用的問題,建議過渡期間要有多些支援。
{{hket:inline-image name="1000.jpg"}}{{/hket:inline-image}}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穀雨|入春濕重精神不滯 中醫拆解5大養生貼士+化濕穴位 |
|
-
惡疾纏身|生意失敗負債上千萬 56歲女星確診12種惡疾 簽放棄急救書:不想太痛的走 |
|
-
Healthy Life|減肥不吃脂肪易反彈兼營養不良 營養師解構減肥2大地雷 |
|
-
Sick問識答|濕疹肌須慎用類固醇 醫生教早午晚護膚保濕妙法 |
|
-
生育抉擇|藝人夫婦6年婚姻告吹 男星痛揭離婚內幕自爆35歲已結紮:要放她走 |
|
-
「極簡」生活|坐擁逾5億港元資產 48歲知名韓星公開「慳錢大法」 清醒下照大腸鏡:要慳麻醉費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穀雨|入春濕重精神不滯 中醫拆解5大養生貼士+化濕穴位
|
-
惡疾纏身|生意失敗負債上千萬 56歲女星確診12種惡疾 簽放棄急救書:不想太痛的走
|
-
Healthy Life|減肥不吃脂肪易反彈兼營養不良 營養師解構減肥2大地雷
|
-
Sick問識答|濕疹肌須慎用類固醇 醫生教早午晚護膚保濕妙法
|
-
生育抉擇|藝人夫婦6年婚姻告吹 男星痛揭離婚內幕自爆35歲已結紮:要放她走
|
-
「極簡」生活|坐擁逾5億港元資產 48歲知名韓星公開「慳錢大法」 清醒下照大腸鏡:要慳麻醉費
|
-
抗癌勇士|30歲女突罹患罕見癌 生命陷倒數僅剩2年命 辦生前告別式:我想親自參加
|
-
遊韓注意︱日牌熱銷止痛藥禁止入境韓國 1成分被列管「毒品」携帶恐違法
|
過度活躍症可影響終身勿自行停藥 關注組織籲加強支援過渡期服務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50318
過度活躍症可影響終身勿自行停藥 關注組織籲加強支援過渡期服務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過度活躍症成人患者若擅自停藥,可致病情失控,甚至誘發抑鬱症、焦慮症。關注組織希望當局能加強過渡期服務,幫助青少年患者踏入成人期繼續跟進病情,提升求醫意欲。有精神科醫生表示,目前有長效藥物可鼓勵患者依時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921225%2F%E9%81%8E%E5%BA%A6%E6%B4%BB%E8%BA%8D%E7%97%87%E5%8F%AF%E5%BD%B1%E9%9F%BF%E7%B5%82%E8%BA%AB%E5%8B%BF%E8%87%AA%E8%A1%8C%E5%81%9C%E8%97%A5%20%E9%97%9C%E6%B3%A8%E7%B5%84%E7%B9%94%E7%B1%B2%E5%8A%A0%E5%BC%B7%E6%94%AF%E6%8F%B4%E9%81%8E%E6%B8%A1%E6%9C%9F%E6%9C%8D%E5%8B%99
https://skypost.hk/article/3921225/過度活躍症可影響終身勿自行停藥-關注組織籲加強支援過渡期服務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20000/3921225/KV_0318_PPRPL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20000/3921225/
健康
生活健康
514
3921225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患者 藥物 成人 病情 醫生 刺激劑 過度活躍症 中樞 神經 科學 精神 專注力 陳國齡 過渡期 青少年 症狀 需要 疾病 精神科 教授 國際 當局 榮譽 副教授 支援 組織 副作用 加拿大 港大 李嘉誠
2025-03-18
過度活躍症可影響終身勿自行停藥-關注組織籲加強支援過渡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