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學老

發佈時間: 2023/09/11

學老

過往不少朋友問我帶兩老去旅行的心得,今次我反而想探討老友記和子女去旅行的應有態度。這個題目有討論的餘地嗎?百行以孝為先,後生理應處處為老人家着想。抱歉,我反對!人與人的相處是雙向的,子女應遷就父母,但相反亦然。

最關鍵是溝通。每次我計劃與父母去旅行,我必先就着目的地等等清楚了解他們的想法,要逼他們說出口,不能說無所謂啦、是旦啦,到埗時才發現全不合心意,板着臉甚麼都說不。我理解,老人家的體魄無可避免走下坡,一年就是一年。疫情前他們能遠足一小時,今年他們未必應付到,他們要說出口,否則去到目的地甚麼都不參與,大家都沒趣。

另外是包容。舉例今次我們去東京實是大挑戰。兩老愛觀光,信佛的老爸更愛去神社,我們三姊妹則愛購物。但旅行目的地跟人一樣沒有完美,若要找一個時空令五人都滿意,比登天更難。因此我跟兩老說,我們陪你們去觀光,你們也要陪我們購物才算公平。如果到時發脾氣,恃老賣老,便沒有下次。他們同意,旅行期間爭拗便減少。

我有位最近成為奶奶的長輩朋友說得對,要「學老」,只要把自己設身處地代入後生身上,便知道自己應如何做老人。她說,移居美國的兒子和媳婦回港跟她一起暫住,首要教條是「別問長問短」,次要是有「Me Time」。兒媳兩人出外,她永不問:「你哋去邊?」「幾點返?」「食咗飯啦可!」因為後生會覺得你煩。反而打趣說:「你阿媽我好忙㗎,你同我食飯要約㗎!」後生仔女反而覺得你有趣,願意多親近。

做人好難!不論年輕或老人,做人這個課題都是終身學習。想人愛或想人憎,只是一綫之差,一切視乎你的造化。(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