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舊牛奶公司建築群活化 重塑薄鳧林牧場百年風貌

發佈時間: 2022/05/11

位於薄扶林道的薄鳧林牧場宣布開放試業,立即引來極大回響,首輪網上預約4小時已告滿額,導賞團更是數分鐘已爆滿。薄扶林及牛奶公司前世今生的故事,就由這一處開始說起。

薄鳧林牧場的「鳧」字,粵音同為「扶」,項目為突顯出這座建築物的豐富及悠久歷史,取其古名薄鳧林。此處佔地約2萬呎,原為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由寓宅、傭工宿舍及車庫組成。主樓原名為寶馬(Braemar),建於19世紀末,是牛奶公司在港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2009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直至1985年停止營運。

負責是次項目的明愛高級督導主任冼昭行(Benjamin)說︰「當年薄鳧林牧場範圍由沙宣道至華富邨,養了3,000隻牛;想像60年代,放眼一片大草原上有乳牛放牧,炊煙裊裊升起,還有牛奶公司每天傍晚響起的放工鐘聲,工人步行至大街的日常點滴,此情此景,是薄扶林區居民的共同回憶。我們修復宿舍,寄望將昔日風貌重現眼前。」

本地農業文化地景

明愛產業主管兼建築師林社鈴補充,附近的法定古迹伯大尼修院及附樓、廚藝學院有牛欄,置富花園及薄扶林花園都是昔日牧場範圍內,山頭滿布牧場遺迹,不幸地部分未受保護。今次項目只保留了高級職員宿舍,作為一個起點,扣連起附近歷史建築,連同覆蓋整個薄扶林山谷的牛奶公司遺迹,形成一個文化地景。香港從來沒有一個屬於農業的文化地景,象徵本地工業化的牧牛業,從今以後保育工作從這個核心樞紐發射開去。

薄鳧林牧場入口處有一座以厚實麻石建成的小屋,建於1887年汽車仍未普及的時代,卻在歷史文件上被稱作車庫。其他古老大宅也有類似建築,主要用作貨倉或雪房,但這座的作用仍然無從稽考。值得留意是天花採用雙筒雙瓦的西式傳統建築手法,有底瓦及面瓦兩層,中間還有少見的木架支撑結構。門口一條長長的鐵鎖,都有百年歷史痕迹。

復修團隊希望可以重現主樓最原始的模樣,後來在香港大學圖書館,找到牛奶公司在1919年出版的大事紀影印本,當中唯一一幅相片中看到大樓外觀,於是根據照片,復修了金字斜頂、去水坑、窗口等設計。最後更偶然發現了這本真迹,現時就存放展示在大樓之中。

主樓只有一廳兩房,底層為花崗岩石組成基座,是殖民建築常見結構,四面石牆上開了三個圓形窗戶,形成通風走廊,將濕度及熱氣排走。主樓梯進入室內大廳,有一座前後相連的鑄鐵壁爐、煙囱,細緻的窗口裝飾等,保留原有建築特色。

Benjamin說︰「牛奶公司選址這裏興建牧場,除了風景優美,還考慮到從太平山至水塘流下的豐富水源,且氣候涼快,有利牛隻生長。」這裏現時展出了珍貴的文物藏品,包括牛奶公司歷史文件、舊相片、牛奶樽及雪糕盒等,還有不少文字資料,介紹有關牧場的歷史及故事。

牧場現為試業期,目前每兩星期推出一次網上預約,每小時有60個名額供登記參觀。逢周末設收費導賞團,帶觀眾參觀牧場及場外文化地景。

300年歷史村落

大樓旁邊的新翼大樓,主要用作展示薄扶林村的文化,這條有300年歷史的鄉村,是港島唯一一條現存的完整村落,當中的社區凝聚力及生活文化,都充滿地道色彩。請來多位村內居民以及當中的組織駐場,讓訪客能在手工製品、技藝及生活方面,重新認識薄扶林村。如「村姑工房」由村內婦女組成,製作天然染、紡織縫紉等手作品,着重文化傳承。「魯班工房」則是全男班的工匠師傅,在村內就地取材進行各式建設修補,房屋道路都歷久不衰。還有罕有的傳統工藝及文化遺產,如獅頭紮作、舞火龍、鶴佬擂茶等,由村民親自解說,更添人情味。

美術︰梁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