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有人入院出不了 新冠重症知多少

發佈時間: 2022/03/01

有人入院出不了 新冠重症知多少

繼續談新冠,自爆發以來,全球總感染人數已超過4.3億,奪去近600萬人生命,現階段主流新冠變種是Omicron,包括Omicron BA.1及BA.2。全球多國及地區包括香港變種肆虐,大家也聽聞這兩隻變種雖然傳染性較大,但引發重症及死亡個案,相比之前例如Delta變種較少。我們也聽聞,兩隻Omicron亞型有對付人體抗體的能力,就是說可以減弱疫苗注射的效用,令我們身體產生的抗體保護力下降。

然而,如果科學家告訴我們別悲觀,因為人體免疫系統中,有一個以前未受到足夠重視的「隱形戰士」,在暗中保護着我們。有研究初步指出,「隱形戰士」能在人類感染Omicron後,幫我們減少重症,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香港感染人數創紀錄,主要為未打針或長者的死亡人數雖然上升,但大部分患者在家吃吃Panadol之類的藥就康復,我們要感謝T細胞。

在介紹T細胞之前,先要說一下新冠重症怎樣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如何引起重症?簡單來說,病毒入侵,我們體內免疫細胞便作出反應,輕症患者的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後,會恢復正常狀態。另一些患者的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後,仍然高度激活,產生大量細胞因子(cytokines)。細胞因子是微小蛋白,可當作是免疫大軍的傳令兵,在細胞之間傳遞指令,有些請求免疫系統增援,有些傳令免疫系統撤軍。當這些因子異常,就會出現「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或會引起強烈肺部炎症反應,也就是出現重症。

在這類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無法自我調控下,「因子風暴」亦可闖入血液系統,通過血液令全身多種器官衰竭,造成其他重症。具體例如是,異常的因子傳令免疫細胞,突破染病的身體部分,攻擊健康組織,吞噬紅、白細胞,破壞肝臟。另外當更多免疫細胞進入周邊組織,滲透過於嚴重時,肺部積液、血壓下降;又或者身體各個部位出現血栓,進一步限制血液流通,一些器官得不到足夠供血,患者可能休克,導致永久性器官損傷甚至死亡。就是說,新冠重症者中令自己喪命的,是那些身體作出超乎常態、災難性反應的人,尤其是本身身體不好的長期病患者,或老人們。

「傳令兵」亂傳軍令 免疫系統反傷人體

形象點再解釋一次,新冠病毒來襲時,我們的免疫細胞迅速行動,大舉衝入肺部反攻,病毒潰敗,免疫就收兵。但有些時候,細胞因子傳令兵亂傳軍令,導致免疫細胞大軍失控,士兵變成隨心所欲的暴徒,拿着武器橫衝直撞,本來應該去保護,但卻倒戈,導致血管破裂、血液凝栓、血壓下降,器官開始衰竭……愈來愈多科學家相信,背後的原因是免疫反應過激,傳令兵和其他人體保護士兵,成了病毒奪命幫兇。

這些細胞因子傳令兵,好端端為何變幫兇,為甚麼出現異常?免疫系統反應過激的可能原因不一,例如基因缺陷、「敵我混淆」(把自身組織看作入侵者)之類,所有這些都歸入「細胞因子風暴」範疇,涉及體內多種細胞如巨噬細胞、嗜中性粒細胞等的相互作用。目前科學家對免疫失常機理有初步掌握,但還不是很詳細了解,還沒有完全可靠的診斷性檢測,只知「風暴」的前兆,血液中鐵蛋白、肝臟製造的C反應蛋白,濃度可能升高,還有細胞因子IL-2R和IL-6指標更高,在死者中這些指標亦是。

新冠病毒引起的「細胞因子風暴」,亦可能有其獨特性,血栓比例似乎高於其他風暴症,對於新冠病人,醫生注意到免疫細胞攻擊肺部非常早、非常嚴重,以致肺部留下纖維化組織。

那麼有沒有方法平息「因子風暴」?激素療法通常是首選,激素可抑制免疫,但要擊退入侵者,一定力度的免疫仍然是必須的,至於新冠引起的「因子風暴」,還不絕對清楚激素療法是有效還是有害。還有一些藥物可針對性地干預特定的細胞因子,如果說激素是原子彈,那麼那些藥物更像鎖定目標後發射的導彈,不能全摧目標,但可一定程度保護友軍,就是那些體內仍然良好的免疫反應不受破壞,繼續作戰。一些對治療新冠病有幫助的藥,例如托株單抗(Tocilizumab),作用是阻擊IL-6受體,防止細胞接收IL-6發出的信息,亂傳的軍令,來緩解「因子風暴」,盡量控制病人的重症不再重。治療的前提是,醫生必須先偵查到風暴來臨,方法是或許替病人做個簡單驗血,檢查鐵蛋白指標。

細胞因子變異造成的風暴,可能有助解釋為何新冠患者中,小部分人出現重症,其他人只有輕症。新冠確診後,致死的可能不是Omicron,而是你自己。如果自己的免疫系統要把你置於死地,你必須行動盡快平息風暴,動手愈早、效果愈好。我們一般人需要清醒認識,確診新冠在家吃藥能夠康復,也可能不是。問題在於基因變異的人,根本不知他們自己的免疫系統失控風險大,感染後病情會更嚴重,你不知我也不知。

所以說,不能輕視似乎「中招」後靠Panadol之類就好番的Omicron。一些傳令兵細胞因子會變異,搞到免疫細胞大軍失控倒戈害人,但另一種細胞T細胞,就是「忠心戰士」,堅持站穩殲敵,盡量讓我們不致有重症,明天續談。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