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新冠疫下停「怪癖」 一些建議你要識

發佈時間: 2021/11/01

新冠疫下停「怪癖」 一些建議你要識

上星期談到只有人類有下巴,人喜歡摸下巴、托下巴。坊間有不少托下巴或者摸下巴的分析,一些行為心理專家還作出細分,雙手托下巴、單手橫向托下巴、單手豎向托下巴,都表示不同心理狀態云云。例如雙手托下巴,是尋求自我安慰的動作,把自己的手幻想成可依賴的對象,沉浸在自我編織的幻想中。另外愛托下巴者還有守株待兔心態,談戀愛時會要求別人愛她,並且很難得到滿足云云。這些我都沒接觸過,不太懂。

大家都知道現代雕塑先驅之一,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的作品《沉思者》(The Thinker),塑造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男子,彎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巴,像是在思考甚麽。很多人都說這個雕塑表現了人類在思考時常做出的一個動作︰撫摸或托下巴,我同意,人摸下巴有時確在認真思考或認真傾聽,因為我也如此,只不過《沉思者》在思想,我有時只在呆想,沒有在think,個腦結了冰,「實晒」。

人未出娘胎已「摸面」

除了撫摸或托下巴,我們還有各種觸摸面部的動作,例如摸鼻、手指掂着嘴唇諸如此類。為甚麽我們不能停止觸摸面部?用可能帶有細菌的手摸面這「怪癖」是否源自人類進化過程,我們的的原始衝動?它是仍未破解的謎團,但科學家有一些看法。例如有研究聲稱,觸摸自己面的本能在子宮內就開始,說在超聲波圖像中曾發現胎兒在母親緊張時,會用左手觸摸面部。也有說摸面是面部感覺神經發展的迹象,摸摸下知道自己面部有反應,屬於無意識的習慣,像咬指甲一樣,做得夠多了,可能成為大腦save了記憶,成為一種習慣。然而當我們痕癢,會觸發大腦反應告訴我們去搔,則屬於有意識的。

有專家表示觸摸面部可以是交流形式,人通過觸摸自己的面來表達自己,除了集中精力或認真在聽時手會摸下巴,驚訝或害怕時亦會用手捂住嘴。德國一項研究指壓力助長摸面的衝動,他們利用揚聲器向接受測試者發出令人不快的聲音,受測試者有抓鼻子、面頰或下巴的動作,研究人員推測這些自發的面部自我觸摸,是宣洩、調節情緒方式的一種,人們會下意識地借觸摸自己肉體來掩飾自己、安慰自己。觸摸面部是其中一種鎮定機制,與身體許多其他部位不同,面部對觸摸非常敏感,每一個區域都會引發大腦皮層特定區域出現獨特感覺,以及反應。

簡單來說,我們經常觸摸自己的面是本能,一種紓緩機制,但這些動作在COVID-19流行期間就盡量「唔好制」,因為有危險。「不要摸你的面」,在新冠疫情下,這句話是醫生及傳染病專家不斷重複的建議。新冠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眼睛、鼻子和嘴是病毒入口,每當人觸摸東西,就有可能污染雙手,每次你的手接觸面部,都會增加感染風險。問題是,把手從面上移開,說來容易做時難,有時連自己摸了都不察覺。外國曾有研究發現,人平均每小時觸摸眼、鼻和嘴超過20次。

那麽,如何阻止或至少減少這種行為呢?專家有一些建議,令隻手乖一點。其一是視覺和聽覺的提醒,例如戴戒指或手鐲之類,當每次想摸面時,看到一個閃亮的戒指或聽到清脆手鐲叮噹聲,你便知道要停手。如果你是低調的人,可以找幾個橡筋代替,把它們戴在手腕上提醒自己︰縮手!另外,可以嘗試用香味提醒,不時換不同香氣的乳液、洗手液之類,當突然聞到手上這些香味,可以提醒你放下你的手。

另一個方法是用紙條提醒,家中、孩子房間、辦公室桌上等都可以。七彩顏色便條可以是保持雙手清潔、遠離你面的偉大工具。除了文字,可以加上喜歡的圖案照片,令信息更突出,還可以考慮定期更換顏色和移動位置,避免看慣了無反應。另外,在不影響生活、社交下,戴一次性即棄手套一段時間,每次摸面的那種奇怪感覺,讓你的手習慣下次不那麽容易移到面上。

美國夏威夷大學有教授還設計了一款在智能手錶上應用的程式JalepeNO(【按此】瀏覽),當戴着手錶的手移近面部時,手錶會震動,提醒你不要觸摸眼睛、嘴和鼻子之類。你也可以嘗試擺弄物件如壓力球或小玩意,但記得先消毒。其實,大家可以發揮各自想像力,創造喜歡的方法,總之目的是讓你的手保持忙碌,遠離你的面。手不碰面,新冠不易染。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