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大研究|港大實驗揭鎂離子助骨癒合 可加速身體修復機制

發佈時間: 2021/09/07

骨骼受傷後可自我修復和再生,惟過程耗時甚長,現時已知鎂離子可促進成骨,但未知具體作用。港大醫學院團隊用大鼠股骨缺損模型,把可釋放鎂離子的海藻酸鹽水凝膠注射到大鼠體內,模擬骨折修復。結果顯示,骨骼修復初期、即手術後1至7天,鎂離子顯著促成新骨生長,但延遲或持續提高鎂離子濃度,新骨生長速度和質素會大減,相差可超過2.5倍。

港大研發新技術,助人工關節假牙融合骨骼,詳情即睇【下一頁

同時,團隊在另一項實驗中,在大鼠腹腔注射氯膦酸二鈉脂質體,敲除巨噬細胞所引起的免疫反應後,發現鎂離子的成骨作用不復存在,因此認為鎂離子的成骨作用,是經由巨噬細胞調控和引導的。

團隊同時在大鼠體外作進一步實驗,證明鎂離子濃度上升,可引起連鎖反應,形成免疫微環境,有利促進骨骼再生,然而到骨骼重建後期,持續釋放過量的鎂離子,反而降低骨組織癒合速度及能力,其不良作用甚至可抵銷鎂離子在早期的功效。

這是首次有研究系統性地分析鎂離子的作用,發現其效果會因應劑量和時間而改變,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楊偉國表示,結果顯示,如要骨骼癒合理想,使用如鎂等礦物質要講究時機和劑量準確,否則會適得其反,將繼續研究不同礦物質在骨骼癒合中的作用,以便研發更有效、更精準治療骨折的方法,將來或可用於處理骨質疏鬆等問題。

撰文:李明佑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