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路過北角」七姊妹 地區新貌齊來繪

發佈時間: 2021/09/07

「路過北角」七姊妹 地區新貌齊來繪

近日,電視節目有位風水師「七師傅」,憑「唔鹹唔淡」廣東話及抵死幽默,成為話題。我對風水文化沒甚研究,不知道其法名「七仙雨」何解,然而它令我想起「七姊妹」。不少朋友尤其住港島北角的,都知道有一條「七姊妹道」,據說流傳着民間故事。

流傳話,附近村內有七個結義金蘭、「自梳」不嫁異姓姊妹,所謂「自梳」是當時廣東流行風俗,未婚女子梳辮,已婚女子梳髻,女子出嫁時由長輩把辮梳為髻,「自梳」即是毋須他人替自己梳頭,所謂「梳起唔嫁」。然而,三妹遭父母強迫出嫁,由於七人曾許下寧死不嫁,以及同月同日死誓言,最後七人挽手投海自盡云云。

流傳又說,之前沒有石頭的海灣,忽然多了七塊參差不齊石頭,潮退時露出,村民認為是七姊妹化身,把礁石稱為「七姊妹石」,而村落就叫「七姊妹村」,附近就是「七姊妹區」。一般相信,「七姊妹石」因填海修路被淹埋泥土下。

至於北角的名字開埠後才出現,英軍佔領港島後,派員測量港島北部海岸,最北端突出岬角,命名為North Point(北角),東西點則是West Point(西角,即今西環一帶)和East Point(東角,即今天銅鑼灣東角道一帶)。時至今天,北角只剩下「七姊妹道」和「七姊妹郵政局」。

當年電車通車後,交通方便了,「七姊妹區」又因海邊礁石已填走,變成適宜游泳的海灣,陸續出現泳場。據報道,上世紀初中華遊樂會在海灣設立「七姊妹泳棚」,甚受歡迎,全盛期該區一帶有七個泳棚,之所以是棚,因大部分以竹棚、石屎搭建,伸向海。它們由各大華人體育會建造,乃當時練習渡海泳及嬉水勝地,據說不少工人下班後到那裏「游夜水」。

重置「泳棚」 想像當年反映今天

30、40年代,中國文壇大家巴金曾多次來香港,也慕名遊電車河,一次他揀了坐上層單人椅,兩位同行友人坐後面雙人椅,他寫道︰「……到了海濱游泳場區,全車的男女乘客陸續下去,最後車裏只剩了我們三個……」淪陷時期,「七姊妹泳棚」被炮火所毀,戰後政府在港島區大興土木填海,再無泳棚。

不過,近日在北角碼頭對出,大家可再見到「泳棚」,昔日「七姊妹泳棚」以另一方式重現。

香港藝術中心上周起在北角碼頭一帶,展出十多件藝術裝置,包括在海邊以長竹搭成臨時泳棚的海上裝置「再想像‧北角泳棚」,讓公眾重溫昔日風光,緬懷當年。重塑的泳棚不能游泳,因水質已改變,只剩下外表加想像,主辦者也希望藉此引起市民對海港水質變化的關注。

另外,猶如置身小型沙灘的「北角小嶼」,就是回收街坊募捐二手枱凳改造成的海邊聚腳點,又會有以蠔殼形狀包裹的海上裝置,展示如何透過天然過濾系統,改善海港水質等。

前輩魯金寫書推動香港歷史文化,貢獻良多。香港藝術中心獲市區更新基金資助,舉辦「路過北角」項目,特點是透過邀請區內街坊參與,徵集意見後,和藝術家合作,透過不同藝術模式,表達昔日北角,保留區內物質及非物質遺產,同時打造出反映今天生活形態的作品。

這種具社區參與的活動,除可以美化都市,亦提供公共空間擺放藝術作品,又能夠啟發街坊大眾對城市公共空間未來用途的思考,從而為社區帶來改變,一舉多得,值得大家支持。

(「路過北角」按此瀏覽)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