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社區參與|智障童玩運動選擇少 逾半家長稱子女參與時被孤立

發佈時間: 2021/01/17

如何讓自己的智障子女融入社會,一直是很多家長面對的困擾。以兒童共融為使命的社會服務機構「親切」,在2019年11月至去年1月期間就本港智障人士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相關事宜進行調查,訪問了1,101名市民及423名智障人士家長,結果顯示僅約3成受訪家長稱其智障子女在受訪前的半年內有足夠運動量,2成家長更稱子女在受訪前半年內完全沒有參與任何運動。

SEN學童體力活動評級低,每日運動1小時不足2成,詳情即睇【下一頁

調查亦顯示逾7成受訪家長認為現時社區為智障人士提供的運動種類太少和單一,約4成家長直言現時社區提供的體育運動不適合智障人士參與,近3成半家長指子女需要跨區參與體育運動。而雖然逾半受訪的主流人士願意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但只約有2成受訪主流人士認為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時能感到自然和舒服,近半主流人士擔心智障人士在運動過程中會有突發情緒及行為。

{{hket:inline-image name="MENTAL.jpg"}}{{/hket:inline-image}}

此外,超過一半受訪家長稱其智障子女與主流人士一同運動時曾感到被孤立,更有近半數家長表示其子女曾遭受排斥,近半家長稱曾遇過主流人士刻意避開其子女、或以不友善的眼光看待他們的經歷,約45%家長擔心子女在社區參與運動的過程中會受到不必要的排斥及歧視。

參與乒乓球班 兒子被叫一旁拍波

智障及自閉症人士家長鈞耀的母親表示,曾為兒子報名參加康文署的乒乓球班,而8個名額當中有2個是預留予有特殊需要人士參加,但第1堂開始時教練即叫兒子在一旁拍波便算,且其他小朋友見到都不敢行過去,以為兒子被罰;雖然自己曾向教練反映,但情況在之後兩節仍沒改善,兒子甚至開始對乒乓球產生負面情緒,第4節起便沒有再上課。

「親切」認為,運動對每個人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而智障人士亦是社會的一分子,應同樣擁有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的權利及需要,但調查顯示他們參與社區運動時仍遭受誤解、排斥和歧視,未能實踐平等參與運動的權利。他們提出多項建議,包括︰

  • 改變公眾的誤解、偏見和歧視
  • 增加主流人士與智障人士一起參與運動的機會
  • 提升教練教授智障人士的專業知識
  • 增加適合智障人士參與的運動種類
  • 加強宣傳及推廣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梁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