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賞獨特建築增見聞 2小時屏山古迹遊

發佈時間: 2020/06/30

港人總愛出國探秘,其實本地就有不少百年古迹,好像在屏山文物徑有逾600年歷史、現存唯一的古塔聚星樓,保佑莘莘學子學業進步。這條文物徑輕鬆易走,一家大細來個半天古迹遊也不錯。

屏山文物徑位於元朗,是全港首條官方文物徑,長約1.6公里、貫穿14個古迹,展示新界大族鄧氏的宗族生活及傳統,走畢全程約兩個多小時。記者挑選了較順路的七個景點,輕鬆暢遊。

鄧氏鄧符協早於北宋中期,帶同族人遷居至元朗錦田,後來子孫開枝散葉,從錦田遷居至屏山,先後建立「三圍六村」,並大舉興建祠堂、廟宇、書室及古塔等傳統中式建築。首站洪聖宮據聞建於1767年,供奉保佑漁民的洪聖爺。洪聖宮是兩進式青磚建築,最大特色是中間天井為開放式,採光及通風甚佳。

糅合中西建築風格

沿路走着,便來到擁有150年歷史的覲廷書室,鄉村氏族注重教育,冀望子弟考獲功名為族增光,不過只有富裕的氏族才會特地興建書室。書室牆壁是上好的清水青磚,柱子用上花崗石,裝飾華麗,祖龕前有花崗石聚寶盆,屋內刻有造工精緻的民間故事畫作及雕塑,如屋脊上有「鯉躍龍門」、「桃李滿門」的灰塑,鼓勵子弟努力讀書。

位於覲廷書室旁的清暑軒,是賓客和老師的臨時住宿。清暑軒樓高兩層,呈曲尺形,二樓是睡房。步入正門見到十塊功名牌,配搭圓形石造入口,氣勢不凡。清暑軒的裝飾均美輪美奐,糅合當時盛行的中西建築風格,如房門呈圓拱頂,上面有仿西式大理石的灰塑裝飾,圖案是中國傳統象徵福氣的蝙蝠。

繼續走便來到典型三進兩院式的鄧氏宗祠,主要用作祭祀、教育及議事,據族人考究已有700多年歷史。作為氏族最重要及最豪華的建築,宗祠屋脊是翹角形,上有兩種吉祥物裝飾,一是用作防火的石灣陶瓷鰲魚,以及鎮懾鬼怪的獅子陶塑,內部橫樑刻有象徵吉祥的蝙蝠及其他瑞獸花鳥,手工精湛。

傳統的三進兩院設計,前後分開三個大廳,中間有兩個庭院或天井位。踏入鄧氏宗祠正門為第一進(前廳),主要擺放雜物,而最特別是有恍如紅地氈、由昂貴紅砂岩鋪設的通道,相傳為高官族人而建。第二進(中廳)的門,只有達官貴人才能步過,該廳用作議事和舉辦活動,裝飾精緻雕刻如花卉、蔓藤、雲卷、帝王人像等;開放式天井以堅硬之花崗石鋪砌,通爽明亮。最後一進是正廳,供奉祖先及神祇的神主牌,其中刻有龍頭木雕的皇族祖先神主牌,為全港獨有。鄧氏宗祠旁邊是愈喬二公祠,屬於家祠,結構和規模與鄧氏宗祠相若。

之後來到古井,200年前上璋圍村成立前已存在,是當時村裏主要水源。井中養有數條白胖錦鯉,據說是怕與鄰村村民吵架時,被對方下毒,養魚可確保井水無毒。

祈學業有成的古塔

繼續往前走約五分鐘,見到香港現存唯一、超過600年歷史的古塔聚星樓,因面向后海灣,用作「擋北煞、鎮水災」。聚星樓所在位置,正是主文章之府的聚奎星方位,承接青山的山勢,加上內裏供奉文昌帝君,保佑鄧族子弟在科舉中考取功名,聚星樓因而又被稱為「文塔」。

聚星樓高三層約20米、寬10米,呈六角形,以青磚砌成。正門門框是花崗石條,各層之間的塔簷磚石向外層層挑出,正面每層都有吉祥刻字及圖案,如門口石階兩旁有卷雲形狀垂帶,寓意「平步青雲」。塔內第一層供奉關帝及文昌,至今每到新學年開始,父母都會帶着子女及貢品來參拜,祈求學業進步。

屏山文物徑

交通︰搭乘53、273或K65巴士到坑尾村站下車,即抵洪聖宮,到達聚星樓後可在天水圍西鐵站離開。

輕鬆遊路綫︰洪聖宮-覲廷書室-清暑軒-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古井-聚星樓

網址︰www.amo.gov.hk/b5/trails_pingshan1.php

編輯︰黃寶恩

美術︰梁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