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蘭
陳淑蘭

走出舒適圈

發佈時間: 2018/05/24

走出舒適圈

假如人可以活到100歲,我很快便會完成人生的大半階段;而我呢隻井底老蛙,是時候要爬出舒適圈了。

「舒適圈」理論,是指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裏,在習慣的環境圈與熟悉的人相處,做令自己輕鬆及自在的事。在這個安樂窩裏,身心皆感到安全和舒適,於是傾向呆守在舒適區內,不想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

很多人害怕踏入未知的領域,我也是其中一分子。長時間留在溫室裏,開始慢慢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亦降低,趣味框框愈縮愈窄,亦因而封鎖了自己的潛能和獲取更大快樂的可能。

我一向是懶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惰性更見明顯,逐漸開始抗拒結交不認識的人,抗拒去社交場合,認為搭訕social去交新朋友是一件非常疲倦的事。久而久之,就有了這個「社交恐懼症」。每當告訴朋友我有此情緒困擾時,大家通常都不肯相信。於是,我覺得我是時候要作出少許改變,給機會自己走出舒適圈。

以我這種三分鐘熱度、兼一見勢色不對便立即撤退的人,好大機會不能接受到大挑戰。於是我把心一橫,決定報名去外地讀書。去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挑戰自己能否成功應對。

根據心理學研究,適度的壓力與焦慮可提升表現,激發潛能。過程中,能與任務難度互相適配,便能夠獲得愉快、充實和滿足感。經歷過挑戰,肯定能有進步和成長!

踏出第二個「舒適圈」,就是沖凍水涼。開頭數次真的很緊張,一開水喉便大聲叫,想要盡快沖完。但當我沖多兩次,叫多兩叫之後,那種衝擊已被克服,換來好爽、好興奮的感覺。

一旦你決定走出「舒適圈」,嘗試挑戰自己的生活習慣,在過程中一定會有驚喜發現!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陳淑蘭 樂天知命,直言無忌的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
欄名: 口沒遮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