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認識弱聽

發佈時間: 2012/07/20

日常生活中,聲音此起彼落,但我們的耳朵總能「聲聲入耳」。健全的聽覺,是讓我們與外界溝通的一種重要元素,聲音的大小,是以分貝(dB)作為量度單位。

平日大家說話的音量,約介乎20至50分貝不等,若只聽到音量高於26分貝以上的聲音,而對26分貝以下的聲音接受不清,甚至完全聽不到,便可能屬於弱聽個案。

弱聽的成因有很多種,當中包括因外耳、中耳或內耳毛病,如耳垢阻塞、中耳炎、耳膜穿裂等而影響聽力的「傳導性弱聽」,因耳蝸或聽覺神經損傷而導致的「感覺神經性弱聽」,以及兩類弱聽原因並存的「混合性弱聽」等。

現時,兒童可透過定期的聽力檢查,及早發現潛藏的聽力問題,醫生亦會根據不同程度與原因的弱聽情況,安排不同的處理方案。一般來說,若患者屬傳導性弱聽,醫生會集中治療其外耳或中耳疾病,將導致影響聽力的毛病治癒後,聽力通常可逐漸回復正常;若雙耳均有弱聽,則可能須考慮使用助聽器。至於雙耳嚴重感音神經性弱聽者,而助聽器對他們的幫助有限時,如情況許可,可考慮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