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處方類固醇 亂停藥易復發

發佈時間: 2012/11/22

家長怕用類固醇,長者卻誤當潤膚膏日日塗,令皮膚變薄,輕微碰撞就周身瘀傷。有醫生提醒,如自行停藥、減藥,更易令病情復發,但胡亂濫用,卻令皮膚抵抗力下降,出現感染或致玫瑰痤瘡,市民用藥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不少家長抗拒予哮喘患童使用類固醇,即使醫生處方,亦擔心患童使用後影響發育,而自行減藥或停藥。香港兒科醫學院代表梁廷勳稱,家長自行減藥或停藥,藥效不足,令患童哮喘容易復發,再求診時需加大劑量,惡性循環。

長期塗抹皮膚變薄

梁解釋,家長以為子女長期服用類固醇影響發育,惟外國研究發現,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患童長大後只較同齡者矮一厘米,沒有長遠影響。

不抗拒,不代表可亂用,香港內科醫學院(皮膚及性病科)代表何景文稱,坊間有不少消炎藥膏出售,當中或含類固醇、抗生素等成分,消費者未必知道,只是覺得塗抹後起效快:「好快見效,就愈搽愈多、警覺性愈低,更當成潤膚膏日日搽。」曾有長者長期塗抹後皮膚變薄,「撞一撞就瘀」,周身瘀痕。

他稱,長期塗抹含類固醇成分的藥膏,會令皮膚變薄,皮膚因抵抗力下降而易受感染或致玫瑰痤瘡出現,停用後復發更會較前嚴重,形容誤用外塗類固醇,等同「皮膚海洛英」:「由於小童皮膚吸收力較強,塗抹後等同口服類固醇。」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代表陳鍾煜提醒,口服類固醇屬醫生處方藥物,市民切勿自行於坊間購買,正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患者如欲減藥或停藥,亦應與醫生商討,按醫生指示逐步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