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牆的世界——向夢想進發》逢周日晚9時半在港台電視31播映
近年,公眾對殘疾人運動員注目比過往多,除了早前改編蘇樺偉故事的電影有不錯的票房表現,於網上討論版更有人關注「Paralympics」的繙譯問題,認為「殘疾人奧林匹克(殘奧)」的「殘」仍含負面,應有更正
在香港,要與一型糖尿病共處的兒童並不常見,據香港兒童醫院童月玲醫生謂,全港共約有400名。他們平常的生活是怎樣的?曾心怡現時20歲,就是其中一名患者。 一型糖尿病是因為人體無法製造胰島素而引起,患者終
曾經聽過這些故事︰老伯伯身體有點不妥,常咳嗽、發燒,媳婦勸說不如去看醫生,被硬生生噴回一句︰「我沒事,我這就去醫生處拿張證明給你!」有老人被醫生確診患上晚期癌病,昏迷躺病床上,稍為醒來後問︰「我怎麼了
梁曉丰(Nathan)正於教育大學就讀專為特殊教育需要(SEN)人士而設的課程。他雖患唐氏綜合症,但就片中所呈現,他的能力和一般人沒有太大差距。在學之中的他得服務機構協助,正努力找工作。他和媽媽皆認為
疫情過去,一晃眼明年又是奧運會了。4年一度(這次是3年)的奧運會是全人類的盛事,讚頌人突破潛能,挑戰更高、更快和更強。在這個框架下,另外亦延伸出殘疾人奧運會(又稱帕奧)、特殊奧運會和聽障奧運會(又稱聾
聾人老師、聾人機構董事、香港聾人保齡球代表隊男子隊隊長,頂着這麼多聾人名銜的人一定「很聾」。甚麼是「很聾」? 從醫學角度,「聾人」、「聽障人士」、「弱聽人士」是用來形容一群聽力受損的人,這些用語同時亦
這集《沒有牆的世界》,拍攝陳嘉敏的故事,講述她面對不明的罕見病,在四肢及感觀機能出現不能預期的衰退下,仍付出僅有的餘力參與不同活動,珍惜跟不同障別或健全朋友交流,彼此分享所學所得。 由於筆者同樣患有病
自閉特色人士的溝通能力、感官、社交和情緒等皆有其特殊之處;然而,他們的「徵狀」有多少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還是來自旁人基於不了解的刺激,是很難定奪的。 自閉特色朋友和家人日朝夜夕相處,家人每一次的嘗試與其
盧業能(阿能)總是跟軟陶待在一起,他做着一種被稱為「軟陶藝術」的事已經許多許多年了。 軟陶(初時第一次聽見還不懂寫)有點像紙黏土,名副其實軟軟黏黏的,但一點都不會糊在手上。要造型時,簡單用手指便可以搓
這集《沒有牆的世界》講述的是視聽障人士梁鏗的「拆牆」故事。比起一般大眾認知的殘疾類別如肢障、視障和聾人,公眾對視聽障(deafblind)較不熟悉。當然,我們大都聽過海倫海勒這世界級的模範故事,這勵志
「……那次後,不理會好不好看了,我用A4紙打印司儀稿。」蘇偉健(筆名喬星)憶述曾經把司儀稿散落一地的經歷,因為腦麻痺導致手部肌肉難以協調。拿不到細小的司儀卡便不是好司儀嗎?不一定吧。蘇偉健自嘲「死剩把
「25歲前我一直問自己,到底我是傷殘還是健全?」蘇偉健(筆名喬星)是一名大腦麻痺症患者,智力發展正常,但手腳肌肉會不受控地擺動。外人看來他必然不是一名健全人士,然而,他為甚麼有這種自我疑問呢?殘障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