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與很聾

發佈時間: 2023/03/31

聾與很聾

聾人老師、聾人機構董事、香港聾人保齡球代表隊男子隊隊長,頂着這麼多聾人名銜的人一定「很聾」。甚麼是「很聾」?

從醫學角度,「聾人」、「聽障人士」、「弱聽人士」是用來形容一群聽力受損的人,這些用語同時亦是這群人的身份認同。一名聽力受損的人自覺是聾人、聽障人士還是弱聽人士呢?只有他自己知道。然而,這個身份,受使用的語言、自小的教育和生活圈子所影響。

鄧肇中3歲時因發燒引致聽覺嚴重受損,即使必須面對各種溝通障礙,他仍在主流學校中咬緊牙關漸漸成長。一般情況下,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標籤為「傷殘人士」,因此,即使聽力嚴重受損,即使聽不到老師十足的講解,即使聽不到朋友的呼喚,很多聾童都是默默地在主流學校中掙扎,希望能「融入社會」。

鄧肇中憶述小時候也曾找學校社工求助,但他就是覺得學校社工不了解他,最終回到聾人機構尋求協助。聾人身份覺醒的幼苗開始在他的內心植根,慢慢撥開掩蓋真相的泥土,逐步面向世界。

鄧肇中從使用口語為主,到學習手語,繼而成為手語口語雙語融合教學的老師,每天運用純熟的手語教導聾童。作為過來人,他自知聾童的學習困難,更能準確地協助聾童學習,這是聾人老師的珍貴之處。這份過來人回饋社群的真心,亦推動他加入聾人機構擔任義務董事,管理和統籌日常營運。

教育和聾會是凝聚聾人文化的基石。隨着聾校倒閉(全港剩下一所啟聾學校),聾童四散於各大主流學校中,加上年輕聾人能夠使用社交媒體聯繫,聾會角色亦日漸模糊,「很聾」的鄧肇中正努力拉着這張維繫聾人的大網。

《沒有牆的世界—向夢想進發》逢周日晚9時半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撰文: 馮寶怡 《沒有牆的世界——向夢想進發》逢周日晚9時半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欄名: 沒有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