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去道別

發佈時間: 2025/07/17

好好去道別

最後一篇晴報專欄,今次想說一下有關道別的課題。

臨床心理學家與受助者進行心理治療,療程總會有結束的時刻。當他們的問題愈漸改善,心理學家必須慢慢放手,讓他們獨自面對未來的挑戰。

這次他也不例外;不過,同時他也很害怕離別。道別一直是他心中揮之不去的議題,過去多次經歷親密關係的破裂,總是在結束之前伴隨著激烈的爭吵,又或是無聲無息的消失,讓他感到被拋棄和孤獨。這些經歷使得他對於道別充滿了恐懼與不安,甚至逐漸將自己封閉,不願再開展任何長期的關係。

在整個心理治療中,我讓他好好為意自己如何被過去的創傷影響,重新學習與人建立健康的界線與關係。為了讓他更好地準備,我特意預留了更多的時間來預告治療的完結。然而,當他聽到即將離別的消息時,眼淚再次流下,他感到又要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誰說道別前一定要上演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吵?誰說道別一定是會受傷害?

與另一半分開,確實會有不捨的感覺,亦會使人痛苦。我們會不斷猜想關係為何變成這樣,有些人自怨自艾,有些人把問題歸咎給對方。這樣的思考讓人陷入痛苦的漩渦,感到被對方傷害。

所謂「道別」,意指我們道出離別,除了要好好地說再見,過程中大家平和溝通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或許可以減少許多誤解,讓雙方更加理解彼此的感受,於尊重中結束這段關係。

關係的終結不代表失去所有東西,每個過客都會讓我們累積人生經驗和記憶,讓我們成長和理清自己的價值觀,面對當下的生活,珍惜現有的緣份,勇敢地面對將來。

人的一生實在要面對不同離別,願每一個人都能學習好好去道別。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馬瀚祺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