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海山科研團隊
關海山科研團隊

減緩升糖增纖維 綠豆粽營養到位

發佈時間: 2025/05/28

減緩升糖增纖維 綠豆粽營養到位

每逢端午,粽子都是餐桌上的焦點。然而,傳統粽子以糯米為主,升糖指數高、膳食纖維與蛋白質含量偏低,對長者、代謝症候群患者或有血糖管理需要人士而言,需要特別留意份量。廣東地區常見的綠豆鹹肉粽,將綠豆加入糯米中,不但提升口感,也能改善營養。中東研究指出,當米飯中加入 50% 綠豆時,可將升糖指數從 100 降至 80,餐後血糖上升幅度明顯降低,且膳食纖維與蛋白質含量顯著增加。另有臨床實驗指出,若把綠豆與動物性蛋白如鹹肉同煮,能提升整體蛋白質品質及吸收效率。綠豆鹹肉粽多使用去皮綠豆,去皮後質地柔滑,較易消化,更適合長者、小孩與腸胃較弱者食用。

從中醫角度看,綠豆性甘寒,能「清熱解暑、利水化濕」,《本草綱目》早有記載其解毒、潤腸功效。現代研究亦證實,綠豆所含的黃酮類與多酚酸具抗氧化、抗炎、調節血糖與腸道菌群的功能。而綠豆皮富含多種植物化合物,包括多酚、黃酮類(Flavonoids)及抗氧化物等。近年動物實驗顯示,綠豆皮可改善脂肪肝與代謝紊亂,提升益菌如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及乳酸菌(Lactobacillus)的豐度、強化腸道屏障,並減少發炎反應,對預防肥胖與糖尿病前期有潛在效用。

綠豆鹹肉粽不只美味,其配搭更蘊含營養與代謝平衡的雙重智慧。建議進食粽子時宜細嚼慢嚥、適量為宜,搭配溫熱飲品如小青柑以助消化。若飯後仍感飽滯或脹氣,可適量補充金裝益纖菌,提升腸道益菌、減少腸胃不適,讓腸道輕鬆過端午節。

(本欄逢星期三刊登)

撰文: 關海山科研團隊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榮休教授、食品研究中心
欄名: 益生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