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聲者的轉變

發佈時間: 2025/04/18

聽聲者的轉變

提起「幻聽」您會想起甚麼?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只是精神病的一種徵狀,但大家會否嘗試了解這些旁人聽不見的聲音,對聽聲者來說,背後意義何在?

新生精神康復會自2014年成立聽聲工作小組,致力推動聽聲運動於本港的發展,由不同單位內推行聽聲小組、職員培訓等,到近年更先後兩次舉辦「聲音交.享.樂」(聽聲者跨單位交流活動),藉以提供平台,讓不同單位的「聽聲者」聚集及交流,在復元的路上同行。

阿珍(化名)為石排灣綜合培訓中心的服務使用者,接受中心服務已有十多年,過去一直未有向其他人討論自己聽見的「聲音」,最近她接觸了「聽聲取向」手法後,阿珍開始與社工一起整理自己聽見「聲音」的經歷,由第一次聽見聲音的感受,生命中不同事件導致聲音出現轉變的情況,阿珍明白到原來自己一直聽見的聲音與自己的生活壓力有關,當壓力出現轉變時,聽到的聲音亦會隨之而出現變化。

阿珍參與了最近一次的「聲音交.享.樂」(聽聲者跨單位交流活動),並在活動中首次與一眾聽聲者分享自己的復元經歷。當中阿珍分享了兩個重要訊息:「我唔會記得聲音內容,因為我覺得佢唔係同我講」和「最緊要有嘢做」,他樂觀及正面面對聲音的態度,令一眾參加者都感到欣賞,而這態度及應對聲音的方法,正好回應聽聲取向的理念—「聽到聲音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應對聲音。」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黃陞瑋 新生精神康復會 石排灣綜合培訓中心 社會工作者
欄名: 身心靈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