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會聽說:「果油(如橄欖油、牛油果油)比種籽油(如米糠油、粟米油)更好」。但事實是否如此?其實,油品精煉過程才是決定安全與品質的關鍵。
一般而言,果油(如橄欖油)多以物理方式榨取及精煉,殘留的污染物較少;至於一些雜質較多的種籽油(如米糠油),通常需要使用化學精煉(包括己烷等溶劑)才能去除雜質,若清洗溶劑工序未能徹底,便可能殘留有害物質。本港消委會亦曾在標榜「冷壓初榨」的橄欖油與茶花籽油中,檢測到在精煉加熱階段產生、能損害腎功能的3-MCPD。可見判斷食用油品質,不能只看是「果油」或「籽油」;更要留意生產過程與品質監控。
選擇食油時也應考慮實際烹調方式。高溫烹飪(煎、炒、炸)若搭配煙點較低的油,容易在過熱時分解,產生反式脂肪等有害物質。內地研究指出,中式烹飪中,「炒」的溫度最高(約200~250℃),油炸約177~191℃,半煎炸則160~180℃。各種油在高溫加熱後反式脂肪皆有上升,其中橄欖油的增幅最少,且煙點相對較低,適合半煎炸;花生油則更適合炒或油炸。另有研究顯示,炸油會滲入食材而影響健康,建議先炸後切、減少食材表面水分、縮短油炸時間,以及炸後吸油處理,以降低殘油量。
此外,不同食用油對食材營養的影響各異。西班牙研究發現,以花生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來炒西蘭花,可較好地保留其抗氧化物質(GLS);相對地,葵花籽油的GLS流失較大。綜合而言,食用油不僅提供口感與風味,更是身體所需的營養來源。若能依照烹調需求與品質監控標準挑選食油,便能兼顧美味與健康,讓烹飪更上一層樓。
(本欄逢星期三刊登)
撰文:
關海山科研團隊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榮休教授、食品研究中心
欄名: 益生第一關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
-
致癌危機|一級致癌病毒潛藏體內 90%人青春期已感染 醫揭5大高危行為活化病毒 |
|
-
名人健康丨張根碩剖白甲狀腺癌躁鬱症纏身 臥床6個月無法進食每日僅睡2小時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營養烹調選對油 美味健康勝一籌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50226
營養烹調選對油 美味健康勝一籌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近日會聽說:「果油(如橄欖油、牛油果油)比種籽油(如米糠油、粟米油)更好」。但事實是否如此?其實,油品精煉過程才是決定安全與品質的關鍵。一般而言,果油(如橄欖油)多以物理方式榨取及精煉,殘留的污染物較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906146%2F%E7%87%9F%E9%A4%8A%E7%83%B9%E8%AA%BF%E9%81%B8%E5%B0%8D%E6%B2%B9%20%20%20%20%E7%BE%8E%E5%91%B3%E5%81%A5%E5%BA%B7%E5%8B%9D%E4%B8%80%E7%B1%8C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906146/營養烹調選對油 美味健康勝一籌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05000/3906146/4_1024.pn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05000/3906146/
生活副刊
健康
503
3906146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27bc43f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a486f6d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