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照顧者在教養議題上都有許多疑問,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是「如何照顧小孩的情感需要」。其實,要滿足小孩的核心情感需要,小孩長大後才能健康地應付人生高低起伏及建立穩定的關係。讓我們一起了解五個核心情感需要吧。
與他人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當孩子與照顧者有安全的依附關係(secure attachment)時,他們就會產生互相的信任、安全感和情緒穩定性。孩子會自信地探索世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一個避風港。這個安穩的感覺可以幫助孩子應對挑戰、管理壓力並建立良好的關係。
自由表達有效的需求和情感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助他們發展自我認知和情緒應對能力。自由表達需求和情感可以促進孩子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了解,使他們更能夠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此外,鼓勵自由表達可以令孩子感到被聆聽、被理解和被認可。照顧者可以先描述行為或事件,例如「媽媽看到你大力關門,看起來很生氣,發生了甚麼事嗎?」或「今天不見了心愛的筆袋,你覺得怎樣?」,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自主性、能力和身份感
孩子能作出個人選擇、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和認定自己身份是十分重要的。當照顧者過度保護孩子時,他們就無法學會獨立思考和行動,慣性依賴他人。所以給予孩子機會在合適的年齡範圍內作決定,例如提供兩至三件衣服讓孩子選擇,可以令他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培養掌控感和自我效能。他們可以探索自己的興趣,發掘自己的優點,並從錯誤中學習。擁有獨立的思考可以引導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建立健康的自尊。
自發性和遊戲
透過遊戲,孩子可以參與具有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且富想像力的活動。他們能探索自己的創造力,培養解難能力。遊戲也為孩子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機會,幫助他們培養同理心及給予發洩和處理情緒的安全空間。透過參與非結構化遊戲(unstructured play)及自由遊戲(free play),孩子可以練習在遊戲中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及與他人協商討論。遊戲也為孩子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機會,幫助他們培養同理心及給予發洩和處理情緒的安全空間。透過參與非結構化遊戲(unstructured play)及自由遊戲(free play),孩子可以練習在遊戲中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及與他人協商討論。
真實的限制和自我控制
訂立清晰的界線可以為孩子提供安全感。這包括對行為和期望設定一致的規則,並在必要時提供適當的紀律。沒有真實的限制,孩子會較難適應有規範的場合例如學校,容易有衝動行為或社交問題。但當照顧者有過多的限制和規定時,孩子會學到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亦可能會對自己和他人有過份苛刻的要求。立下明確的界線能幫孩子學習自我控制,了解不能總是率性而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吳欣叡
新生精神康復會 臨床心理學研究生
鄧朗然
新生精神康復會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身心靈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