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痛故我在,我會痛因為我還存在

發佈時間: 2024/07/19

我痛故我在,我會痛因為我還存在

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SIB,self-injurious behaviours)經常令家長和老師十分頭痛。實習時,我遇過不少因SIB而被轉介到臨床心理服務的個案,亦經常聽到以下的迷思:

「遇到問題就解決,自殘能解決問題嗎?」

「她這樣傷害自己有想過我們的感受嗎?」

「他想引起注意,我就偏不注意他,他要明白自殘是沒用的」

「現時的年輕人抗壓能力真低,動不動就自傷自殺,只是逃避問題」

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隨著社會的快速變化變得越來越大。他們從家庭經驗、校園生活、朋輩關係、網路資訊、社交媒體等各方面,發展出不同的方法來應對生活壓力,而自我傷害行為,便是其中一個應對方法。

有些自傷行為背後有結束生命的意圖,但是大部份則是希望可以轉移內心的痛苦,幫自己渡過艱難的時刻。SIB的形式不限於割手、撞頭等較明顯的表現,扯頭髮,甚至酗酒、濫藥等行為,也可歸納為SIB。

SIB的成因複雜,最為相關的,就是情緒困擾。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很容易被忽略,他們可能會有食慾不振、睡眠障礙、頭痛胃痛等生理狀況,或者成績倒退、拒學、社交退縮等行為表現。再加上無聊、煩躁等負面情緒,很容易被誤會爲「反叛期」或「家長教養問題」。

抑鬱情緒多數伴隨著無助及絕望感,這兩種感覺往往會令人想逃避或放棄。青少年面對挫折時所引發的憤怒及焦慮會影響處理問題的能力。他們不一定有尋死的想法,但SIB能令他們獲得即時的抒解及掌控感。而SIB所帶來的痛感,讓他們感到更實在,並將心理上的痛苦轉移到身體上。由此可見,自傷行為,其實是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如果我們只將焦點放在SIB上,就忽略了青少年真正的需要, 也會加深他們「果然沒有人理解我」的想法。因此,面對自傷行為,家長必須先放下成人的視角,用青少年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世界,明白其背後的功能。

給家長的小建議:

  • 切忌質疑子女或只把焦點集中在SIB上,用此事說教而忽略他們真正的需要;
  • 尋求替代的應對方法:很多時候子女的自傷行為都源自於未能發洩的情緒困擾。建議家長可以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經驗,不避談他們對自己的影響,讓孩子感受被明白和接納,進而讓自身經驗提供有效且正向的情緒應對方法;
  • 多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表現,留意是否出現抑鬱症狀或其他情緒問題;
  • 尋找專業:家長可以尋找專業人士協助,例如老師,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等。

歡迎瀏覽網址︰https://eclinic.hk,了解有關賽馬會心理e療站(eClinic)的服務。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吳欣叡 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
鄧朗然 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研究生
欄名: 身心靈手記